飛行了41年的旅行者1號飛了多遠?4萬年後將抵達小熊星座!

旅行者1號早已飛出了太陽日球層的頂部,現在大約距離太陽212億公里(大約142個天文單位),最近旅行者2號也飛出了日球層頂部,大約距離180億公里。

拿日球層作為太陽系的邊界並不恰當,所以很多新聞說飛出了太陽系都是抓人眼球的噱頭。

所謂日球層,天文學中表示出自太陽的太陽風遭遇到星際介質而停滯的邊界。日球層頂半徑120個天文單位,厚度0.5個天文單位。

太陽風在星際介質(來自銀河的氫和氦氣體)內吹出的氣泡被稱為太陽圈,在這氣泡的邊界外面就是太陽風再也推不動的龐然巨物星際介質。這個邊界通常稱為日球層頂,並且被認為是太陽系的外層邊界。在日球層頂內的邊界稱為終端震波,是太陽風的微粒從超音速被星際介質減低到亞音速的區域。在終端震波和太陽層頂中間的區域就是日鞘。(來源:360百科)

旅行者1號的計劃推動,源於一場天文奇蹟

在上世紀,美國航天工程師Gary Flandro發現,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四顆外行星將在70年代末出現在太陽的同一側並呈幾何排列,這種排列才會176年出現一次,如果此時發送航天器,四顆行星巨大的引力可以讓航天器獲得加速度,30年的路程縮短到12年就可走完,並且人類一次航行就可全部訪問它們,拍攝下珍貴的照片。

試問美國這樣的航天霸主,怎會放棄這次彌足珍貴的機會?他們調集了11000名科學家、工程師,日以繼夜的鑽研工作,終於在1977年8月20日-9月5日發送了旅行者1號(Voyager 1)和2號(Voyager 2)這對姊妹花。並用金唱片(Golen Record)帶去了人類文明的信息,封套上還附贈了一塊高純度的鈾238,捕獲它的外星生命可以用半衰期測定唱片的年齡。

飛行了41年的旅行者1號飛了多遠?4萬年後將抵達小熊星座!


>>木衛一在木星在懷抱中,像是一顆金丹。

飛行了41年的旅行者1號飛了多遠?4萬年後將抵達小熊星座!


>>“彎月”木衛二,極具視覺張力。

旅行者1號的旅程重要節點

旅行者1號按照木星-土星路線航行,之後按照計劃離開黃道面,藉助推力和慣性飛出太陽系。

飛行了41年的旅行者1號飛了多遠?4萬年後將抵達小熊星座!


1977年8月20日-9月5日 旅行者1號啟程;

1979年3月,旅行者1號接近木星,拍下3.3萬張清晰照片;

1980年11月,旅行者1號飛過土星,首次傳回土星、衛星和美麗環帶的清晰照片;

之後,飛離黃道面;

1990年2月14日情人節,旅行者1號越過冥王星,調整身姿,拍下了航空史上三大作品之一——“暗淡藍點”,並用6個月拍下太陽系的行星家族“全家福”;

之後,旅行者1號關閉了大部分設備,為飛出太陽系節省燃料;

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距離太陽約19個光時,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進入星際空間;

未來不確定性很多,如果沒有任何變量影響(例如星際塵埃的撞擊等),

公元2025年,旅行者1號將耗盡全部燃料,地球無法再接受關於它的任何信息。

但它的使命將繼續,按理想情況預估,約4萬年後(公元40272年左右),旅行者1號將會接近小熊星座AC+79 3888。

數萬年的旅程,約1.7光年的跨度,而已知宇宙直徑高達910億光年,毫無疑問,這是人類邁向宇宙的一小步。

我們不知道那時,人類是否還會存在,但正如三體裡所說,文明存在過,留下了痕跡,便是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