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倒退,工廠倒閉!美國彷彿蘇聯解體,可能再也造不出隱身戰艦

曾幾何時,從經典的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再到"未來戰艦"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美國一度引領了隱身戰艦的建造風潮。但隨著近日新一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的下水,不僅標誌著美國在水面艦艇隱身方面的實力已完全不在第一梯隊,更可以說美國完全失去了隱身水面艦艇的建造能力,技術倒退的程度要以數十年計。


  

技術倒退,工廠倒閉!美國彷彿蘇聯解體,可能再也造不出隱身戰艦


  圖為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先前安裝的搜索雷達和複合材料透波雷達罩。


  簡單來說,在2015年之前,美國依託著格爾夫波特船廠下屬的複合材料生產研究中心,開啟了"複合材料整型雷達罩"乃至"複合一體式桅杆"這條技術線。而上世紀90年代的裝艦試驗就已經證明,將導彈驅逐艦這類水面艦艇的雷達和天線統統"塞"進複合材料製造的隱身桅杆,能夠把數十萬平方米的雷達反射面積降低到幾千平方米,被發現距離能夠大大縮短。


  但在最新下水的"勞德代爾堡"號船塢登陸艦上,曾經亮眼的複合材料隱身桅杆已不見蹤影,雷達天線再度外露艦體表面,十分突兀。


  

技術倒退,工廠倒閉!美國彷彿蘇聯解體,可能再也造不出隱身戰艦


  圖為剛下水的"勞德代爾堡"號船塢登陸艦,桅杆和雷達佈置均倒退回80年代水平。


  而這一變化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格爾夫波特船廠在21世紀初投入巨資進行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的上層複合材料建築研發,但美國海軍最終將DDG-1000的建造數量削減為三艘,這導致格爾夫波特船廠的投資全部"打水漂",為建造巨大透波複合材料部件的生產線也作廢,船廠本體更是在2015年就倒閉關停,辭退了所有427名工人。


  

技術倒退,工廠倒閉!美國彷彿蘇聯解體,可能再也造不出隱身戰艦

  圖為整體用複合材料敷設建造的DDG-1000驅逐艦上層建築。


  在此之後,美國海軍不得不使用鋼結構來製造DDG-1000的後續二號和三號艦,而這些後續戰艦的情況也如我們今天所見,新加入的天線罩必須在不透波的鋼板外層安放,這使得曾經設計中光潔平整的表面"長滿瘤子",已經根本不具備設計中美國人吹得天花亂墜的隱身能力。


  至於美國海軍目前正在推進的FFG(X)下一代護衛艦,乃至LSC下一代巡洋艦,都已經不再把隱身的一體桅杆作為必要選項,反正都已經造不出來,務實點沒有什麼不好。


  

技術倒退,工廠倒閉!美國彷彿蘇聯解體,可能再也造不出隱身戰艦


  圖為LX(R)下一代船塢登陸艦,隱身桅杆取消之外,動力和空間設計也被簡化。


  當然,基於T700碳纖製造的複合材料桅杆和建築並不是什麼太過高深的黑科技,至少對於自詡世界第一的美國來說,不應該是什麼難事,前提是要有錢。只要有經費,複合材料的研發和建造都能恢復,不是問題。


  但談到錢,美國海軍的口袋裡還是囊中羞澀:由於缺乏造艦資金,美國海軍已打算將部分非主戰艦艇的配置"微調",譬如說"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的後續將同時削減動力、運載能力和體積,只為了生產線能夠在降低的成本下繼續運轉,不至於關閉……


  

技術倒退,工廠倒閉!美國彷彿蘇聯解體,可能再也造不出隱身戰艦

  圖為升級後的威斯康辛船廠和備選FFGX護衛艦方案模型,該艦已經不再具備隱身桅杆。


  總的來說,在建造軍艦方面,美國人已經陷入了英國同行曾經面對的"惡性循環":為了節省開支和資金,軍艦的配置、數量都面臨削減;反過來,造船企業就會相應地裁減自身產能規模,這又使得海軍訂購艦艇的成本大幅上升,而兩方不斷拉鋸,最終必然導致美國造船產業和軍艦隊伍同步萎縮,重蹈蘇聯解體後紅海軍的覆轍……

文 利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