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引言

在《舊唐書·魏徵傳》曾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但考古事業好像一直不被普通人重視,總覺得離我們現實生活很遠。其實不然,考古工作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刻板,也並不只是拿著鐵楸和刷子挖古墓那麼簡單,考古工作者不僅要下地挖掘還需要在工作室搜索文獻做研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不僅滿足於溫飽,更渴求對歷史有新的認識,為了獲得更多正確的知識來了解歷史發展趨勢,需要更多的考古證據和研究。而且每一次考古發現都對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因此考古事業值得我們大家重視。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考古現場

由於文物的價值和歷史作用,我國有完備的法律法規來規定文物的歸屬。例如在2007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規定:中國境內的文物都不得單位或者個人私自發掘或侵佔。在考古的過程,中考古人員也必須按規定工作,保護文物和保護髮掘現場成為了他們的第一重任。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考古專家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一句被人廣為流傳的原因是絕大多數的文獻史料記載都存在著作者的主觀性和時代侷限性,考古中發現的文物能用其自身代表的歷史信息客觀性就與這個缺陷相互補充,從歷史文化背景到文物實證形成完整的事件鏈來還原歷史真相。只要善用這些信息,我們便能發現歷史上很多謎題的答案,給一些千古難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結局。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考古發掘現場

考古工作者也不是無所不能,他們不能在每一寸土地上進行發掘,大多時候都是靠民眾的舉報來找到古蹟的線索。在2018年,江蘇金壇區的建築施工隊挖出了一具光潔如新的紅色漆棺。在發現古墓之後施工隊員很快把這一情況彙報給了當地的考古機構。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紅色漆棺

專家對來到現場對古墓進行了詳細的考察,經過細緻的對比和查驗,專家們推斷這個古墓是元代時期留下的,距今已700多年。隨後專家們,在墓地中發現了第二座墓葬,其中發現了一口塗了一層紅漆的棺材,即使是在土裡埋藏了700多年,被發現時表面依然光潔如新,甚至讓人懷疑這口棺材是古墓還是剛被人放進去的惡作劇。這一口棺材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注意,由於缺少工具和相關文獻記載,專家們只能將這口棺材運回了博物館做研究。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元代墓葬

紅棺內的秘密

2019年1月,多位專家聚集開會討論如何處理這口棺材。專家們首先對棺材進行了細緻的清理和文獻對比,而後對這口棺材做了X光掃描,掃描的結果讓人十分意外。因為透過X光得知關純內部三分之二都是液體。為了防止文物被貿然打開破壞帶來損失,專家們先把這口棺材置放在高臺上,在底部鑽了兩個小孔並插入導管,慢慢把內部的液體排出棺材外。在兩天之後棺材裡面的水被全部排出,專家們才能把棺材內部構造一覽無餘。這口棺材的主人是一位女性,內部擺放有梳子壁紙等23件木製或竹製的陪葬品。讓人遺憾的是在長時間的液體浸泡後,這些陪葬品被侵蝕破壞變形。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陪葬品

專家們首先對關城內的液體做了詳細的考察和推理。大致結論是:古代棺材各個木板之間都是通過釘子來連接,由於技術和工藝的差別,棺木板之間存在空隙,空氣和液體能夠輕易的進入到棺材內部。在700年的時間裡,隨著雨水滲透和地表層水體流動棺材內部已經積累了不少液體,在各種水體運動中帶來的泥沙在棺材中沉澱積累,逐漸堵塞了棺槨的空隙,由此棺槨內外部的水分再不能相互運動了,棺槨內部的水分與棺材形成的一體。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紅棺“出土現場

這次考古發現的這口古棺不僅為專家學者研究金壇區的歷史沿革和區域歷史提供了相當有力的實證證據,還為研究元代文化風俗做出了巨大貢獻。

江蘇出土700年前紅色棺木,專家聞訊趕來,X光掃描後結果十分意外

元代瓷器

結語

考古不僅能夠獲得較強力的證據來證明從前的結論,更能夠彌補過去的缺陷。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還能夠推翻過去的錯誤記載,引導人們對歷史有正確的認識。正如這一次考古,我們能夠從中得出許多的結論來印證過去的猜想,這便是考古的意義。我們不應該排斥考古事業,也不要覺得這項工作應當束之高閣,我們普通人可以儘可能的幫助考古工作者工作,在發現類似遺蹟古址時及時彙報也算是為國家事業做貢獻。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舊唐書·魏徵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