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资深老教师直言:这4种学习坏习惯要及时纠正

有一位家长反映,说孩子学习还算努力,大清早就起床读课文,上课也积极听讲,把老师讲的重点、板书都记得清清楚楚,课后也做了不少的习题,但是,学习成绩却不见提高。

为什么孩子看起来学习很认真,但成绩却始终上不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从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30年资深老教师直言:这4种学习坏习惯要及时纠正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身受益。

因此,先谈习惯再谈成绩,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应更加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以下这4种学习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帮孩子纠正过来,早纠正早获益。

一、孩子注意力难集中

有的孩子课堂学习效率低,听课不认真,容易走神开小差。而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提高孩子注意力,家长可以这样做:

1.给孩子创造一个合理安心的学习环境

单独给孩子开辟一个学习角,书桌上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轻易打扰

2.不随意打断孩子

孩子在发表意见,或者做某件事时,不随意打断,并且孩子的建议好,事情完成得好,家长可以给予鼓励和表扬

3.注意力集中有时间限制

对于我们成人来说,都很难做到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更何况是孩子。所以,孩子学习,更要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孩子学习了30-40分钟,就可以让孩子休息休息,让大脑得到放松,这也是最科学合理的学习时间安排。

30年资深老教师直言:这4种学习坏习惯要及时纠正

二、错误的课堂学习习惯

有的孩子上课不开小差、不走神,课堂笔记也做得有一摞一摞的,但学习成绩依旧停滞不前,这就跟孩子的课堂学习坏习惯有关系。

30年资深老教师直言:这4种学习坏习惯要及时纠正

课前不预习,难以抓住学习重点;上课不听老师的讲解,专注于记课堂笔记,而忽视了学习重点;上课不思考,仅仅做一个记笔记的“机器”;遇到问题不解决,课后不总结,学习上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我们想要取得良好的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注意这几点:

1.提前预习

预习能帮助孩子提前感知新知识,将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解决问题;

2.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

课堂上,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听讲,有时老师一个眼神、或者一个重音,就是在标注学习的重点;并且耳朵听老师讲课,大脑对知识进行思考,能帮助孩子及时发现学习问题;

3.不懂就问

有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在听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老师讲的知识点不明白,就可以找机会在课堂上提出来或者课后及时找老师弄清楚,有时老师也会问同学们是否有哪些地方还没弄懂。

4.记笔记的问题

有孩子认为我课堂笔记记得越多,就代表我上课更认真。其实不然,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往往就会忽略老师的讲解,可能就错过了一些重点。因此,我们记笔记,就记大纲,记要点、记重点,主要是听老师的讲解。而具体的笔记内容可以待课后来完善解决。

5.课后复习

人都有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我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不可能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因此,及时的复习就尤为重要。

整理课堂笔记,就是课后复习的好方法,把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等学习过程中,所记的笔记串联起来,再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加工和提炼的更加完善的复习资料。而这些复习资料,也是需要同学们定期去翻阅的,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提到,同学们每天在完成家庭作业之前,一定要先回忆课堂内容,将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消化记忆,然后再

闭卷做作业。切记切记,千万不要养成边翻书边做作业的习惯。)

30年资深老教师直言:这4种学习坏习惯要及时纠正

三、陷入“题海战术”,没有自主思考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喜欢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科。每学期各科总会准备好几本练习册,课余时间也是在疯狂练题,但是最后却发现,习题做了一大摞,成绩却收效甚微。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则是孩子就只是单纯地做题,却没有思考的原因。

一道题做错了,就对照答案改正过来,却不去分析这道题的解题方法,而之后再遇到类似的题,可能还会出错。

因此,我们练题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练题的时候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做一道题就总结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寻找一题多解的方法等,这有这样高质量的练习,才能达到高效果的学习效率。

30年资深老教师直言:这4种学习坏习惯要及时纠正

四、学习没有计划

家长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学习没有计划,想起了,就练练数学;有时间,就背背语文;不想学的时候,就出去玩玩。

孩子学习没有计划,那将很难取得一个好的学习效果。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帮我们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并脚踏实地、有步骤地去完成计划,学习终会取得进步。

制定学习计划,要注意这5点:

1.学习计划要劳逸结合

学习计划,不仅仅只关于学习,不是说一天24小时,除开睡觉的8小时,剩下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习计划要劳逸结合。

2.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辅相成

同学们做计划最好分两种——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可以是这学期学习目标,短期计划则是具体的行动计划,把学习任务分配到每周、每天去完成,比如说掌握好某一类知识点、提高自己某一科的成绩等。

如果单单只有长期计划,计划自己这学期成绩进入班级前三,而没有切实可行的短期计划,这个目标是很难达成的。

3.学习计划要突出重点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学习内容是比较多的,因此学习就要有重点,并保证这些重点,集中精力攻下这些学习重点。

4.学习计划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计划,不是空喊口号,不能脱离孩子学习的实际情况,比如孩子本来就只是班级最后一名,却计划在一学期内考到班级第一名,绝大部分人是不能完成的。

制定学习计划,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这才是合理的、好的计划。

5.注意效果,合理调整学习计划

计划,并不是说一定下来,就不变了,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学习效果,如果一个短期计划结束时,没有达到预期,那么就应该找找原因,修正计划,如果没效果,还继续沿用,那学习则是徒劳。

30年资深老教师直言:这4种学习坏习惯要及时纠正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多留意、多观察孩子,看看孩子有没有这些学习坏习惯,如果有,那么就尽早帮孩子纠正过来。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家长和孩子要有耐心、有毅力,只要习惯一旦养成,就是收获的季节,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家长们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也会非常省力,一举多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