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12岁男孩赞恩的艰难生长历程 ,他状告父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父母,如果不是新生命对抗世界的第一道保护伞,这场被动的人生,注定充满无限悲伤。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赞恩才十二岁,照顾家里的孩子,送煤气罐儿,卖汽水,跟一群同样没人在乎、没人心疼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厮混,抽烟,拿着一张伪造的处方去药店购买含有毒品成分的药,制作贩卖维系生活。

他努力的去改变,却发现所做得一切无能力,辛辛苦苦挣的钱隔着一道无情的铁门,从房东关门的那一刻,赞恩已经绝望,他注定是个流浪的孩子。赞恩控告父母,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他没有办法面从容对充满险恶的社会。也许上帝从来不曾拯救每一个孩子,拯救孩子的只有完整的家庭。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父母决定了要不要给孩子生命

孩子却无法选择要不要出生

一个人的出身

不一定能决定他的一辈子

但父母

注定掌控一个孩子所能接触到的几乎整个世界

比受苦本身更让人无法接受的,

是受苦却没理由

无路可走的孩子

还是在挣扎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罪魁祸首不是捉襟见肘

而是那拮据渐渐让人无法用爱对抗生活

这故事离我们并不远,

多少人,还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为何,

就开始创造新的生命。

父母没能给这些孩子的,

在这些无知的孩子变成父母后,

依然无力给予。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成为父母请做准备

生孩子是一种责任:父母双方应该在充分了解现实的情况下,有能力、有意愿为一个生命承担比婚姻的承诺重大得多的责任,一旦承担就是18年的强迫执行期,且在不对等的关系中还能始终做到对孩子尊重、负责、并最终放手。

孩子不应该是年轻夫妻因为担心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而匆忙诞下的产物;孩子也不应该成为父母弥补自己年幼时的各类遗憾的寄望,孩子更不应该成为父母负面情绪发泄的对象。

孩子出生以后整个家庭的格局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的时间已经可能不完全是你的了,你肩上的责任也不能同日而语,你的老公也变成了你孩子的父亲。

经历从女孩变母亲的过程,不可能轻松,但就像化茧成蝶,凤凰涅槃,经过这么一段,你会收获更多。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会给你生命添多一层意义,也会让你更加明白家的意义。

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会让你思考很多,包括你自己的成长过程,会让你对童年时候经历的某些伤痛释怀,你会更加成长。感受孩子的成长,跟他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你会相信孩子真的是上帝给我们的天使,是我们一生最好的礼物。

《塔利》《朱诺》这两部电影值得想要孩子的妈妈看看,一部叫做《朱诺》讲述的是一个未成年少女偷尝禁果、未婚生子的青春烦恼,而《塔利》向我们展示的则是一个成年人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母亲所面临的的生活困境,它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位母亲,也是终将长大的我们...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作为父母的你看完《何以为家》,有被震撼到吗?



父母需要持续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问一下自己,我们是否知道:

如何去建立和维护安全健康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人生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如何做一个情绪教练型的家长,从容应对孩子的各种脾气和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的大脑内部进行更好的沟通,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如何正确的给予孩子你满腔的爱,并同时让孩子做事有规矩、欲求有边界?

如何去认识和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成为一个助力孩子成长的优秀父母?

这些能力并非天成,需要家长在不断的自我修行中,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态去学习和践行。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陪伴你,却不属于你。

家长只有自我成长,孩子才可能成为你理想的样子。如果你今天不能清楚知道你想做什么,不能清晰的认清自己的长短板,不明白今天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那你可能依旧需要自我的成长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