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微信遗嘱”,才明白什么最珍贵

如果去年有人问你,假设你的生命只剩不多的时间,随时有离开人世的可能,你最想做什么?你最想对你的亲人朋友爱人说什么?

你不但很难进入情境,甚至会觉得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问题。

但最近的经历,让我们离死亡这个话题更靠近了一步,很多事情不再是假设,每个人随时都可能不得不面对那样的时刻。

那段时间,每天看播报的数字,我都会很难过,因为我知道那数字背后是鲜活的生命,他们曾跟我们一样憧憬过新一天的开始。

我把那个假设问题又认真想过了一遍,如果生命真的即将结束,把想做的事情想对重要的人说的话都一字一句刻在心里。

后来,知道中华遗嘱库开通了“微信遗嘱”功能之后,我一行行敲下已经想好的内容,依旧忍不住泪流满面。

写下“微信遗嘱”,才明白什么最珍贵

曾以为这一生不过如此,但真正去面对它的时候,才体会还有很多“来不及”,才明白什么最珍贵。

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留下了“微信遗嘱”,那些平时没能说出口的话,终于有了表达的场所。

有女儿对妈妈说感激,“能成为你的女儿是我的幸运”;

有人对爱人表达留恋“如果有来世,但愿依旧可以一起”;

也有人对还未成年的孩子说抱歉,工作太忙,但是她已尽其所能去给予爱,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理解妈妈。

中华遗嘱库本来只在线下办理业务,但是因为疫情,他们在3.21日那天开通了线上的“微信遗嘱”留言功能。

这个日期也有含义,321像一个倒计时,也许只有在“倒计时”的提醒下,我们才能更强烈的意识到生命的流逝、时间的珍贵。

留下遗嘱的不是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40岁至50岁的人数最多,甚至还有不少90后也去遗嘱登记大厅预约。

一对老夫妻在登记中心一起写下遗嘱,奶奶偷偷看到爷爷写的称呼“亲爱的”,痛哭流涕,“他一辈子从来没叫过我亲爱的”。

在我们年轻一代看来,一声“亲爱的”可以轻易称呼太多人,但是在老一辈保守而拘谨的一生里,“亲爱的”一生只属于一个人。

写下“微信遗嘱”,才明白什么最珍贵

来源 | 新闻素材

看到这里既难过又觉得侥幸。

“遗嘱”里能容纳的心声有限,但我还有机会,还可以当面真诚的对亲爱的世界、亲爱的家人、亲爱的朋友叫出那句“亲爱的”。

虽然微信遗嘱里涉及财产的部分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遗嘱,但是当我在一句句写下自己的遗嘱时,才发现,遗产并不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我希望能延续下去的是我一生未尽的关怀和爱。

实话讲,以前听到“遗嘱”这样的词,很多人要么当成笑话。

要么觉得晦气,我们会用戏谑和否定的方式去逃避生死这件大事,而很多人最初的生命教育竟然是因为自己身边的亲人离世。

当它真正发生时,我们才会追问自己那个问题,如何面对死,又如何面对生?

写下“微信遗嘱”,才明白什么最珍贵

我们从不缺少悲伤,我们缺少的是在悲伤之外,用更有意义的方式去生,用不留遗憾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我们爱的人。

如果说这次疫情能留给生者太多感悟,我想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死亡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我们从未认真去思考死亡,也从未认真去努力生活。

无论你现在几岁,都可以去填写一次“微信遗嘱”。

不是因为有备无患,而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去整理人生,坦然面对死,认真面对生。

不再觉得晦气,不再当做是无中生有的假想,能面对死亡,才更有力量去承载生的厚重。

有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叫《遗愿清单》,讲的是两名老人在生命的尽头结伴完成遗愿的故事。

写下“微信遗嘱”,才明白什么最珍贵

我是笑中带泪看完的。

开心的是老人面对死亡的达观态度,哭的是我在问自己,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在即将失去一切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对自己而言最重要?

今时今日聊起这部电影,我依然感慨,记得电影里卡特问爱德华的两个问题:

“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过快乐?你这一生,有没有人给别人带去快乐?”

写下“微信遗嘱”,才明白什么最珍贵

回头看自己之前留下的“遗嘱”,也仍然不能平静。

因为我知道,虽然留下了“遗嘱”,但它是生命中最宝贵的存在,应该被实践的存在,而不应该成为一种遗留的缺憾。

“你虚度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无比渴望的明天”,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余生虽没有想象中长,但依然可以用爱拓宽生命的宽度。

愿你能爱自己,让自己快乐,爱他人,给他人也带去快乐。

当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像维特根斯坦那样坦然的留下临终语“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8年心理咨询经验,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图书作品《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正在热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