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黃勇:利劍出鞘“殺氣騰騰”,別當我是“無名之輩”

生活就是昂首前瞻,恰似一個從HR變身CEO的商業故事正在上演。

或許有些誇張。近日,來自一汽集團的黃勇驍勇轉身,成為一汽豐田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經理。在此之前,他的職位是一汽集團組織人事部部長。

黃勇,將成為執行一汽豐田“挽回計劃”的那個人。扉旅汽車發現,在一汽集團的龐大門徒之中,黃勇只能算是藉藉無名的一個。沒有顯赫的“戰功”,也找不到身懷什麼行業絕技。在媒體的報道中,黃勇的頭髮已經花白,或許是長年從事與人事宣傳工作,微帶笑意的臉龐背後附著著難以琢磨的深意。

一汽豐田黃勇:利劍出鞘“殺氣騰騰”,別當我是“無名之輩”

但他的現實是殘酷的。隨著汽車行業的頹敗,以及廣汽豐田的“奮起直追”,一汽豐田已經完全進入了一種“難堪”的堅守階段——高端車型淹沒於茫茫車海,銷售幾乎無增速可言。

此番換帥,人們一方面為“前任”掌門人王剛的離去而感到唏噓,另一方面,更是以一種複雜的心情在坐等新上任的掌門人黃勇亮劍。

然而,黃勇能執行得了一汽豐田的“挽回計劃”嗎?

黃勇對面的一豐


繼往開來。這四個字是不少媒體在黃勇走馬上任之時的新聞標題。顯然,這種總結過於樂觀了。黃勇“繼承”的是一攤不斷下墜的事業,“開闢”的是一條未知的道路,抑或是他也無能為力的道路。

這並不是聳人聽聞。扉旅汽車查閱過往數據,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一汽豐田全年累計銷量達到73.8萬輛,同比增長了2%,這個數據對應行業整體下滑的狀況來看,似乎是還算過得去,但很遺憾,沒有達到自己年初立下的目標——74.5萬輛。

從長期的增速來看,一汽豐田顯然已經有“精疲力竭”之態。時間追溯到2017年,彼時,一汽豐田的總銷量達69.3萬輛,同比增長5.2%;2018年,一汽豐田的總銷量達72萬輛,同比增長4%;再回到2019年,73.8萬輛的總銷量和2%的同比增長水平,不難看出,增速已經在日復一日的放緩。

一汽豐田黃勇:利劍出鞘“殺氣騰騰”,別當我是“無名之輩”

資料顯示,一汽豐田成立於2002年,歷經18年發展,累計銷量即將跨越800萬輛。擁有三個整車生產基地,兩個發動機生產基地,一個研發中心,一個銷售公司和一個物流公司。而今,面對兄弟車企廣汽豐田的“咄咄逼人”,一汽豐田顯然成了最不會玩牌的那個。事實上,一汽豐田長期以來一直具有“先發”優勢。

作為國內首個合資企業,一汽豐田是年長廣汽豐田四年的大哥,銷量上也一直有著長兄的模樣:2016年和2017年,一汽豐田銷量達66萬輛和69.3萬輛,而廣汽豐田銷量為43.5萬輛和44萬輛。但從2018年開始,小弟突然發力了,又或許是大哥真的走不動了,廣汽豐田銷量在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長32%和16%,特別是2019年,2019年,廣汽豐田16%的增速大大超過一汽豐田2%的增速。對於一汽豐田而言,兄弟之間的差距因為對方的成長而一點一點的消失。

而黃勇作為一汽豐田的第六任掌門人,壓力不言自明。當然,一汽豐田的人事變動一定是集團從全局出發的一種考量,此番換帥,多少有幾分突然,值得揣摩的是,“前任”王剛還尚未到換屆的時間,而黃勇本人此番是否有充分的準備更是不得而知。

那個要“減肥”的人

坊間有消息稱,黃勇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有可能是“減肥”。從黃勇的工作履歷上來看,相比業務上的調整,人事調整一定是他的強項。

一直以來,一汽豐田冗雜龐大的人員構架體系飽受市場詬病。有媒體報道稱,一汽集團內部“選送”到豐田的“特派員”就有將近200人,這使得豐田日方高管非常不滿,與其追求的高效率過於違和。

目前,一汽豐田儼然成為一個萬人的“龐然大物”。據悉,日方還曾通過裁減日方人員,以帶動中方裁員。

而黃勇雖然剛一上任就被質疑缺乏一線銷售經驗,但作為一個曾經的集團人力資源部長,用人之術或許應該能夠熟稔一些。2018年,黃勇出任一汽集團組織人事部部長,在此之前,曾任一汽客車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一汽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董事長徐留平進駐一汽集團之時,黃勇還曾被調任黨群工作部,負責工會辦公室、團委辦公室及統戰部工作,直至2018年擔任組織人事部部長。不過,

如何為一汽豐田“瘦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汽豐田黃勇:利劍出鞘“殺氣騰騰”,別當我是“無名之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豐田在華日方掌舵人也剛剛更換,曾由曾經擔任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的大竹仁接替水谷雅史擔任。

至此,一汽豐田中外掌舵人“煥然一新”。然而,兩個新人如何應對市場,如何應對一汽豐田的市場壓力,相信對他們自身而言也是一道待解難題。

無論如何,接管殘局已成既定事實。黃勇的上任,更讓市場開始猜測一汽豐田想要展開深度改革的用意。在此之前,一汽豐田一直強調全面調整生產結構,“造更好的汽車,推進TNGA架構升級。然而,意圖很明顯,路徑很模糊。如今,依然也沒有人能夠從黃勇過往的經驗上對一汽豐田未來的道路預測一二。

黃勇的路雖然未知,但一定重重困難。刨除龐雜的人事體系,從公司具體的產品品牌來看,一汽豐田已經是“跛腳”前行。2019年具體的銷量數據顯示,一汽豐田73.8萬的銷量幾乎一般來自於“救命稻草”卡羅拉身上,該車型2019年銷量達35.78輛,貢獻了將近一汽豐田一半的總銷量。

一汽豐田黃勇:利劍出鞘“殺氣騰騰”,別當我是“無名之輩”

在產品研發發麵,向來標榜主打中高端車型的一汽豐田,似乎已經有很久停滯不前了。不久前新推出的亞洲龍幾乎成了啞炮。人們記得的還是普拉多、蘭德酷路澤、皇冠、銳志,而遺憾地是,這幾張牌在市場上的“響聲”也漸漸弱了,更談不上銷量領先。就連普拉多3.5L車型也將於2020年6月正式停產。

好在,一汽豐田意識到了危局所在。據瞭解,面對搖搖欲墜的市場形式,一汽豐田已經制定了“挽回計劃”,並堅持年初為2020年定下77萬輛的目標不變,同時計劃在年內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奕澤E擎、RAV4榮放PHEV以及全新的中型SUV。從長遠來看,一汽豐田也提出“兩階段、三步走、百萬輛、翻一番”的新飛躍發展目標。

如今,黃勇的“挽回計劃”能否奏效、一汽豐田是否能夠在黃勇的帶領下“容光煥發”尚不好預測。但想要挽回局面徹底翻盤,黃勇在一汽豐田的每一步都註定如履薄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