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卖菜的店会卖水果,而卖水果的店不卖菜?

今天老婆突然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卖菜的店会卖水果,而卖水果的店不卖菜?

我的第一回答是:

因为人群定义不同吧,买菜的通常是家里的主妇,买菜的同时买一些水果(如果有竞争力的话),场景上是非常符合的。

反之,水果店里里的人群会比较杂,年轻人,主妇,各类人都有,同时专门的水果店里档次会高一些,卖菜可能不太好卖。

老婆若有所思。

但到了晚上,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

为什么卖菜的店会卖水果,而卖水果的店不卖菜?

假设场景:

  • 超市(什么都有卖,综合人群,不解释)
  • 综合市场(什么都有卖,综合人群,不解释)
  • 连锁水果店(也许和企业定业有关,不解释)
  • 连锁菜场(也许和企业定业有关,不解释)
  • 夫妻水果店
  • 夫妻菜场

那我们现在重点分析一下夫妻店店这种为什么吧。

为什么卖菜的店会卖水果,而卖水果的店不卖菜?

我想了几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1. 消费人群定位

如我说的,买菜的为家庭主妇,买菜同时会有买水果的需求,买菜是刚需且高频的,

而买水果的通常是非主妇型,且是副产品,低频交易的,

那么结果就来了

卖菜的同时卖水果,就是增加了客户其它消费的可能性,同时提升了店内的客单价

反之,卖水果的腾地方出来卖菜,恰巧降低了店内的坪效。

结论就是:

卖蔬菜的店卖水果是增加客单价,卖水果的店卖蔬菜是降低了坪效。

-

2. 成本分析

进货成本:

菜的生命周期要远远小于水果(别和我犟土豆和葡萄对比)

换句话说:就是菜可能每天都要进货,大家买的就是个新鲜,而水果通常可能放置好多天。

那么问题来了,卖菜的每天都进货,顺带就完成了水果的进货

而水果店想要卖菜,就得换成每天进货。

成本增加了。

价格方面:

水果的价格通常要高于菜价,同时利润也大于菜的利润。

买菜的人买了平价的菜,自然会想到这里平价的水果,更容易购买。

而水果店里的人,看到高价的水果和低价的菜,也许转而买了少量的菜而以了。

结论就是:

卖蔬菜的店卖水果是成本没有增加,而可能会增加利润,

卖水果的店卖蔬菜是成本增加了,可能利润会降低了。

-

3. 店面形象

刚刚说到了菜比水果更容易坏,而且菜没有水果那么干净,特别是土菜。

所以水果店会更干净,菜店里会略微肮一点。

这也是符合人们进店的预期。

同理,水果店卖菜,就会打乱客户的预期,产生不利于客户消费的可能。

总结就是:

卖蔬菜的店卖水果不会影响店铺的环境,不会影响客流,

卖水果的店卖蔬菜会让店铺环境变得更糟,客流量会降低。

-

4.客户预期定位

我住城中村时,城中村有很多这样的夫妻店,

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

一家专门卖菜店和一家菜店也同时卖点水果,当我要买菜时会去哪一家?

我自己的回答是:看菜和价格,好像没有区别。

我又问自己一个问题:

一家专门水果店和一家水果店里同时卖菜的,当我要买水果时会去哪一家?

我心理毫不犹豫的回答了,去水果专卖店。

因为符合我心里对菜店和水果店的预期,我会感觉专门水果店的品种更多,而我心中确实也没有说只卖哪一种水果。

总结就是:

卖蔬菜的店卖水果不会影响客户心中预期定位,

卖水果的店卖蔬菜颠覆了客户心中预期定位。


最后

这只是我从项目宏观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如今现在跨界的越来越多,思维也是随着时代在变

保不齐就有人里利用跨界运营思维

水果店卖水果送菜,或者菜店买菜送水果成功的呢?


感谢你看完。

我是半打啤酒,这里是醉墨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想不通,也可以发给我,我来帮你思考。

依旧写着每天给你分享一个思维。

关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