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對於每一個小朋友來說,上幼兒園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是小朋友第一次過集體生活,算得上是從家到學校的一個過渡。因此,家長們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時候,自然是經過很多次篩選,才為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可是,即便考慮好師資條件、園內環境、食宿條件等等,但還是有些因素是家長們無法參考的,比如幼兒園老師的具體情況。老師的一些個人行為,也很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

朋友小李的兒子現在已經上幼兒園,當初為了給兒子找個合適的幼兒園,小李簡直是煞費苦心,每天都在研究相關的材料,最後才決定去現的這個幼兒園。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這家幼兒園離他們家很近,每天接送孩子比較方便,而且幼兒園內的設施環境也都不錯。唯一一點讓小李有些猶豫的,就是每個班級有四十多個小朋友,而老師只有四個。

她覺得老師可能不能同時照顧這麼多孩子。不過,小李想老師都是專業的,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當時也就沒有太在意。

今年春節的時候,小李想著給老師發一條囑咐信息,向老師表達一下心意,這樣也許就能多關照一下兒子。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可就在這時候,她發現老師分享了一條朋友圈,內容是一位家長給他發了個紅包,並表示會多多照顧他家孩子。小李看了以後,內心非常複雜,覺得老師這樣做是不是有些過分。

其他看到這條狀態的家長們也是很氣憤,在微信群裡熱烈地討論了起來,然後把這條朋友圈截圖發給園長了。最後,這位老師被開除了。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當家長們發現老師總是在朋友圈分享這幾類動態的時候,就要考慮給孩子換個幼兒園了。

第一個,家長送的禮品

有的家長只是想通過小禮物這種方式來表達對老師辛苦付出的感謝,並沒有其他的意思。作為老師應該拒絕,或是私下裡表示謝意就好了。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而如果老師把禮物曬出來的話,可能反而會讓這位家長尷尬,同時也會讓別的家長很不舒服,有別的想法。因此,這一類老師多多少少還是有私心,貪圖利益的。

第二個,負能量的內容

朋友圈本是分享個人心情、日常的地方,原則上發什麼內容都是個人自由。可是,作為老師,如果發了太多負能量的內容,就會讓孩子以及家長也被這種情緒影響,變得很低落。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第三個,陰陽怪氣指責家長

有的老師會不指出姓名地指責某位家長,這會讓每一位看到這條狀態的家長都"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錯事"了。

這種行為是非常小氣的,如果一位老師斤斤計較,沒有度量,又怎麼能教好孩子呢?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第四個,微商廣告

不少老師都會兼職做微商,這件事本身是沒錯的。可是,過於頻繁地在朋友圈發廣告,甚至是在上班時間也在發,可見,他的心並沒有在教小朋友這件事上。

家長們要清楚,為什麼送孩子上幼兒園,這樣能更好地協調和老師的關係。

1、 鍛鍊孩子自立能力

上幼兒園後,身邊沒有了爸爸媽媽,就可以"逼"孩子自己獨立做事情,比如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等等。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這時候,家長們最好不要讓老師給孩子過多的幫助,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得到鍛鍊,才能達到上幼兒園的目的。

2、 學習學前內容

孩子在幼兒園要學習小學之前的課程,這樣更有利於過度。只要老師認真教課,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夠了。

3、 培養社交能力

幼兒園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集體,是個非常適合孩子交朋友的環境,這個階段可以鍛鍊孩子和別人交往的能力。

剛過完新年,幼兒園老師一條朋友圈讓家長炸鍋了,園長:已開除

作為家長,要信任、理解老師;作為老師,要有基本的師德,為孩子著想。只有雙方的關係協調好,才更有利於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成長。大家是以什麼樣的狀態跟老師相處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