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齊琪在公寓陽臺上貼了張紙條,上面寫道“BUFFET FOR FREE(免費自助)”。每天,她都會在租住的公寓陽臺上放上面包碎或米粒,而她的老朋友也總會如約而至,居家隔離的日子裡,這幾隻每日到訪的小鳥成了齊琪最好的夥伴,也讓乏味的隔離生活中彷彿有了一絲生活的浪漫……

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公寓陽臺以及來覓食的小鳥

  01:說回NBA,趕上疫情暴發的“寸勁兒”

  2月26日,齊琪在全美航空中心球館觀看了主隊太陽隊與到訪的洛杉磯快船隊的NBA常規賽,儘管是在看臺的角落位置、儘管對於籃球並不那麼痴迷,但能夠到現場感受一次美國職業體育賽事的氣氛,體驗一次美職籃主場球迷文化,對於初到菲尼克斯的齊琪來說,新奇而又令人興奮。

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觀看太陽隊主場比賽

  令齊琪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兩週以後,新冠肺炎的“戰火”就燒到了NBA,也似乎讓美國迅速緊張了起來。3月12日,爵士隊球星戈貝爾成為首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NBA球員,他在新聞發佈會上故意摸遍每個麥克風與錄音設備的搞怪舉動也迅速在世界範圍內傳播,調侃疫情反遭感染,大型的魔幻現實充滿了諷刺意味。

  在戈貝爾確診新冠後,NBA隨即宣佈暫停所有比賽,3月12日當晚的比賽也臨時取消,隨後,大範圍的檢測開始在球隊中進行,陸續又有爵士隊米切爾、籃網隊杜蘭特以及多名未公佈姓名的球員先後確診。

  首次NBA觀賽就成了最後一次,而下一次已不知要等到何時。這次觀賽也是齊琪最後一次出現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場所。隨著疫情在美國的迅猛發展,她也主動開始進行居家自我隔離。

  齊琪是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去年她順利申請到了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交流項目,並提早買好了機票。美國時間2月1日,她搭乘飛機從山東濟南抵達洛杉磯,輾轉到到學校所在地菲尼克斯。

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落地美國後領取行李

  而如果機票訂在一天之後,她就將無法入境。因為彼時新冠肺炎在中國發展迅猛,事態嚴峻。1月31日,美國政府宣佈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國家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自美國東部時間2月2日下午5點起,除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直系親屬外,所有14天內到訪過中國的外籍人士一律禁止入境。

  “機票訂的是真‘寸’!再晚一天,美國交流訪學計劃也就泡湯了。”齊琪說。

  02:從中國到美國,自我防疫“訓練有素”

  雖然抵達美國後,在機場和海關沒有受到任何的防疫相關檢測,但抵達菲尼克斯後,齊琪還是主動自我隔離了14天,之後才到學校跟老師同學見面。在她看來,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齊琪博士期間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話語研究,申請來到美國交流,除了想在專業上得到一些啟發之外,還想借這個機會體驗一下美國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在解除自我隔離後,她去參與了跟導師和同學的幾次討論。

  在僅有的幾次交流中,她感受到美國的學術更講求自由。齊琪說:“在這裡,研究的課題是可以更換的,甚至課題跟導師的方向如果不一致,也是可以換導師的,學校鼓勵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做適當的調整。如果說在歐洲感受到的學術氛圍是講求自主,那麼在美國感受到更多的就是學術自由”。

  訪學交流因為疫情從面對面轉為了線上,學校停課,沒有了面對面的討論,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沒有什麼比生命安全更為重要。

  因為在中國經歷了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刻,齊琪覺得在美國應對疫情更有信心一些。她早早去超市採購儲備了大量生活必需品,做好了居家隔離的準備。採購時,她沒有大量購買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她覺得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會居家隔離,不用太多,疫情肆虐下,防護用品緊缺,應該留下一些給更需要的人。

  早晨起床後開窗通風,定期在家中進行消毒,必須要出門時做好防護,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也是洗手、消毒……齊琪應對疫情從容不迫,她說:“因為在國內經歷過,有了些經驗,不僅知道病毒的可怕,而且也知道該怎麼去做好防護工作,算得上‘訓練有素’吧。”

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儲備食物的冰箱

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菲尼克斯城市街頭

  03:隔離日子中的“生活浪漫主義”

  美國疫情也急速發展,菲尼克斯最近每日新增病例在200例左右,而原留學地西班牙也早就“淪陷”,學校所在的馬德里更是重災區。“待在原地不動是沒有辦法時最好的辦法。”齊琪認為。

  在菲尼克斯,齊琪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出過家門。異國他鄉的居家隔離跟國內不同,沒有家人的陪伴,不熟悉的環境中也缺少安全感,在公寓隔離的初期,齊琪也有侷促、急躁的情緒。

  但慢慢隨著讓自己生活規律起來,心情也逐漸好了起來。

  每天,她除了專注自己的學術,還會去聽國內的一些網絡課程,國內大學轉為線上課程後也讓她得到了不少線上學習資源。同時,她還在網上購買了西班牙語、法語課程,利用隔離的這段時間給自己充電。

  美國時間下午5點,是齊琪每天跟父母的固定通話時間。美國疫情嚴重以後,齊琪也更加看重這個“報平安”的時間。齊琪說:“跟父母頻繁的聯絡,一方面緩解了他們的焦慮情緒,也讓自己心態更好一些。除了跟父母報個平安,聊聊日常,有時還會跟他們連線打個麻將……”

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居家隔離時自制炸油條

疫情下的留學生丨在美國居家隔離中的“生活浪漫”

養的菜心已經開花

  隔離的時間久了,齊琪也漸漸在單調的日子裡尋找到一些生活的樂趣。她把菜心、蔥頭、牛油果核都栽種起來,養在陽臺上,等它們生長髮芽。公寓的陽臺成了她的概念花園,加之每天幾隻小鳥的準時到訪覓食,看似乏味的居家隔離生活中竟然有了一絲愜意與浪漫。她說:“我現在每天也算是養花喂鳥的人了,隔離讓我有空閒時間去搞一搞這生活浪漫主義了。”(齊琪系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博士研究生,現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交流。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