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齐琪在公寓阳台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道“BUFFET FOR FREE(免费自助)”。每天,她都会在租住的公寓阳台上放上面包碎或米粒,而她的老朋友也总会如约而至,居家隔离的日子里,这几只每日到访的小鸟成了齐琪最好的伙伴,也让乏味的隔离生活中仿佛有了一丝生活的浪漫……

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公寓阳台以及来觅食的小鸟

  01:说回NBA,赶上疫情暴发的“寸劲儿”

  2月26日,齐琪在全美航空中心球馆观看了主队太阳队与到访的洛杉矶快船队的NBA常规赛,尽管是在看台的角落位置、尽管对于篮球并不那么痴迷,但能够到现场感受一次美国职业体育赛事的气氛,体验一次美职篮主场球迷文化,对于初到菲尼克斯的齐琪来说,新奇而又令人兴奋。

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观看太阳队主场比赛

  令齐琪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两周以后,新冠肺炎的“战火”就烧到了NBA,也似乎让美国迅速紧张了起来。3月12日,爵士队球星戈贝尔成为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NBA球员,他在新闻发布会上故意摸遍每个麦克风与录音设备的搞怪举动也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调侃疫情反遭感染,大型的魔幻现实充满了讽刺意味。

  在戈贝尔确诊新冠后,NBA随即宣布暂停所有比赛,3月12日当晚的比赛也临时取消,随后,大范围的检测开始在球队中进行,陆续又有爵士队米切尔、篮网队杜兰特以及多名未公布姓名的球员先后确诊。

  首次NBA观赛就成了最后一次,而下一次已不知要等到何时。这次观赛也是齐琪最后一次出现在人口如此密集的场所。随着疫情在美国的迅猛发展,她也主动开始进行居家自我隔离。

  齐琪是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去年她顺利申请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交流项目,并提早买好了机票。美国时间2月1日,她搭乘飞机从山东济南抵达洛杉矶,辗转到到学校所在地菲尼克斯。

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落地美国后领取行李

  而如果机票订在一天之后,她就将无法入境。因为彼时新冠肺炎在中国发展迅猛,事态严峻。1月31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家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自美国东部时间2月2日下午5点起,除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直系亲属外,所有14天内到访过中国的外籍人士一律禁止入境。

  “机票订的是真‘寸’!再晚一天,美国交流访学计划也就泡汤了。”齐琪说。

  02:从中国到美国,自我防疫“训练有素”

  虽然抵达美国后,在机场和海关没有受到任何的防疫相关检测,但抵达菲尼克斯后,齐琪还是主动自我隔离了14天,之后才到学校跟老师同学见面。在她看来,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齐琪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话语研究,申请来到美国交流,除了想在专业上得到一些启发之外,还想借这个机会体验一下美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在解除自我隔离后,她去参与了跟导师和同学的几次讨论。

  在仅有的几次交流中,她感受到美国的学术更讲求自由。齐琪说:“在这里,研究的课题是可以更换的,甚至课题跟导师的方向如果不一致,也是可以换导师的,学校鼓励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做适当的调整。如果说在欧洲感受到的学术氛围是讲求自主,那么在美国感受到更多的就是学术自由”。

  访学交流因为疫情从面对面转为了线上,学校停课,没有了面对面的讨论,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因为在中国经历了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齐琪觉得在美国应对疫情更有信心一些。她早早去超市采购储备了大量生活必需品,做好了居家隔离的准备。采购时,她没有大量购买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她觉得自己大部分时间都会居家隔离,不用太多,疫情肆虐下,防护用品紧缺,应该留下一些给更需要的人。

  早晨起床后开窗通风,定期在家中进行消毒,必须要出门时做好防护,回到家中第一件事也是洗手、消毒……齐琪应对疫情从容不迫,她说:“因为在国内经历过,有了些经验,不仅知道病毒的可怕,而且也知道该怎么去做好防护工作,算得上‘训练有素’吧。”

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储备食物的冰箱

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菲尼克斯城市街头

  03:隔离日子中的“生活浪漫主义”

  美国疫情也急速发展,菲尼克斯最近每日新增病例在200例左右,而原留学地西班牙也早就“沦陷”,学校所在的马德里更是重灾区。“待在原地不动是没有办法时最好的办法。”齐琪认为。

  在菲尼克斯,齐琪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出过家门。异国他乡的居家隔离跟国内不同,没有家人的陪伴,不熟悉的环境中也缺少安全感,在公寓隔离的初期,齐琪也有局促、急躁的情绪。

  但慢慢随着让自己生活规律起来,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

  每天,她除了专注自己的学术,还会去听国内的一些网络课程,国内大学转为线上课程后也让她得到了不少线上学习资源。同时,她还在网上购买了西班牙语、法语课程,利用隔离的这段时间给自己充电。

  美国时间下午5点,是齐琪每天跟父母的固定通话时间。美国疫情严重以后,齐琪也更加看重这个“报平安”的时间。齐琪说:“跟父母频繁的联络,一方面缓解了他们的焦虑情绪,也让自己心态更好一些。除了跟父母报个平安,聊聊日常,有时还会跟他们连线打个麻将……”

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居家隔离时自制炸油条

疫情下的留学生丨在美国居家隔离中的“生活浪漫”

养的菜心已经开花

  隔离的时间久了,齐琪也渐渐在单调的日子里寻找到一些生活的乐趣。她把菜心、葱头、牛油果核都栽种起来,养在阳台上,等它们生长发芽。公寓的阳台成了她的概念花园,加之每天几只小鸟的准时到访觅食,看似乏味的居家隔离生活中竟然有了一丝惬意与浪漫。她说:“我现在每天也算是养花喂鸟的人了,隔离让我有空闲时间去搞一搞这生活浪漫主义了。”(齐琪系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博士研究生,现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交流。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