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創項目商業企劃書怎樣寫會更出眾?

繆同學吖


項目企劃書,商業計劃書說實話就是交作業。

實際上如果兩句話說不清楚你想幹什麼,那寫再炫酷的PPT,再好看的報表也沒什麼鳥用。

當然最後還是得給人交作業的,交什麼作業呢?給誰用?誰給錢?能有多少錢?競爭對手是誰?潛在風險是什麼?目前的進展到哪裡了?然後你得要多少錢才能湊夠資源?

如果人家已經決定給你投資了,這些你還是得說清楚的吧?

你就反過來想想,你是投資人,你會怎麼對待融資者就好了,難道會去看PPT去決定投不投資嗎?不會!但投多少錢是不是還是得看各種資料?是吧?


小林紺晃


看了你新發上來的項目書,一份標準提綱而已。鑑於不瞭解你們的學校、項目背景等詳細情況,恐怕給不了你們針對策劃書的具體意見,僅從項目評審的角度,給你們一些避免踩雷的建議。

陷阱一:過分追求項目的高大上和所謂創新

如今大學生創業和創新是一體的,是加分項。但對於評委而言,項目創新本身僅是整個考評環節中的一項,項目的“新”、“奇”其實是比較主觀的,標新立異很難把握尺度,也容易讓評委也產生不好的聯想和各種疑問,並在心裡暗自擬好了一堆尖銳的提問,形成某種對立和牴觸情緒,會在你接下來的其它項目裡,被針對性的質疑。

建議:在項目簡介裡不作太詳細說明,能循序漸進、留有餘力。能製造某個關鍵場景刻意引導至答辯人熟悉的領域更佳,這樣可以將未來得及解釋的話題引到下一項,讓評審更有興趣、更加關注。

陷阱二:團隊成員分工不明晰

這一項是大雷,必須注意再注意。每一年我評審的項目過百,有80%強的項目書在團隊分中失誤很慘。遇到最多的就是一個團隊裡絕大部分都是技術型人才,答辯人也許還沾沾自喜,但要知道做項目部是搞理論研究,但凡被評審問起有關“推廣”、“銷售”、“跟單”、“財務”等崗位的人員具體安排時,往往都傻眼。項目再好,也需要靠人去落地,一個合格的團隊,其各項分工必須明確到位,而上邊所說的幾個崗位,往往是新創業者很容易忽視或放置於第二位。

建議:在團隊成員介紹中加重筆墨,特別有對針對性的描述負責人有何優勢勝任具體崗位,並突出執行能力。一個好的團隊比好的項目更難得,即便項目優勢不足,但你給評審表現出了具體及實質的團隊執行能力,評審也非常樂意放你過關一試。

陷阱三:大量羅列及強調數據

這裡並不是說數據不重要,僅針對大創項目而言。對於你們幾個人的小團隊而言,評審很清楚你們不可能去進行廣泛和完善的社會調研,更拿不到真正的大數據。一半靠猜一半網上瞎找的所謂數據,各種餅狀圖、柱狀圖除了能讓表格豐滿、PPT好看之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隨便挑一個數據出來追問來源,都能讓答辯人支吾半天。

建議:弱化數據羅列,儘可能多收集實際商業案例作比對和圖文展示,以符合你們身份及現狀的誠懇態度去直面不足。當有評審對被弱化了的數據提出置疑時,可直言這非你們觀階段可以做好的事,加分。


以上是一些針對項目書的意見和建議。接下來是私人建議

對於這類每年一度的大學生創業大賽,本人持保守態度。這跟你們所在院校、系部的資歷,項目對口所屬(如農業口、科技口)、項目本身的級別(市、省、國家級)有很大的關係。建議不用對這類項目抱有太大的希望。

另外就是項目通過後,所在的場地問題。一般很多院校都安排在校內,說實話這跟“過家家”沒啥兩樣,每年換了一匝又一匝,同一間創客室,每年不同團隊,更多的連半年都撐不過去。院校內,就連所謂的大師工作室,一年到頭也不見得有幾個客戶上門,更別提你們這些小作坊了。

還有一種是校外場地,一堆堆的“XX基地”、“XX高新”、“XX創客”,也不見得都有用。真正對在校大學生有幫助的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水、電、租、網等一應俱全,拿著電腦拎包入駐即可,每年還會有1~10萬元不等的資金支持(視項目口、省份)。雖也說不上一定就能行,但至少沒讓你糟蹋爹媽的錢。


結語

大實話,對於條件具備的,不用鼓勵不用催,自己都會去創業;條件不具備的,給創造再好的環境,再怎麼折騰也扶不上牆。

與其在大創項目上投入過多精力,還不如多選修一門課,畢竟後者是你肯定能得到的。

另外就是建議在寒暑假期間,別再跟爹媽拿錢去旅遊了,拿點生活費,提前物色好假期能實習的企業,不管能不能學到點什麼,至少讓你提前直面各種意想不到的“坑”,被職場玩個不亦樂乎也都是好事,也能提前磨平銳角、轉化玻璃心。


㔿先生


好問題 ,產品別人沒有的 ,一個推銷員都不要 ,產品供不應求。


半條命老頭


不太懂、小白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