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近年來,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呼應時代需求,聚焦鄉黨委中心工作,創新推出“婦女+”工作思路,堅持把握新機遇,謀劃新發展,構建新和諧,實現新跨越,在各條戰線上引領廣大婦女加出不可或缺的“半邊天”力量,靚出了新時代“娘子軍”的新顏值。

◈婦女+產業發展 力促鄉親“拔窮根”

產業發展中,她們立足實際,堅韌開拓,用“誰說女子不如郎”的闖勁,帶領廣大婦女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徑,力促鄉親“拔窮根”。翟政嬌,寺灘鄉疃莊村人,白銀市第九屆人大代表、市婦聯八屆執委委員、景泰一豐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08年返鄉後,她瞄準家鄉的優質小雜糧,通過對接天津港,獲得了產業發展的起步金。後來又從一個小牛販子,到整合28輛閒散貨運車,組建了當時全國唯一一家活畜運輸隊。2016年,她著眼農業產業化的大環境,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流轉當地5500畝旱砂地種植油料牡丹、小金瓜等特色作物,走上了綠色循環農業的新路子,讓石頭縫裡開出了國花,也讓戈壁灘上的“瓜蛋蛋”變身群眾致富的“金蛋蛋”。2017年,石頭縫裡的小金瓜代表甘肅省參加全國紅會眾籌扶貧大賽,以優異的品質脫穎而出,力壓全國特色農產品榮獲“紅品”項目一等獎第一名。面對紛沓而至的訂單,她又推行“訂單+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通過提供統一的技術、管理、營銷,帶領家鄉貧困戶培育出新興致富產業,也讓曾經“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寺灘鄉農特產品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端上了城裡人的餐桌。2019年,小金瓜生產基地被認定為東西部協作“扶貧車間”,吸納當地122戶貧困戶(涉及殘疾人家庭68戶)入園務工,年用工量達1.5萬人次,實現戶均增收8000元左右。老百姓誇讚道:“跟著翟正嬌幹我們心裡踏實”。翟正嬌說:“精準脫貧拔窮根,就要有產業作支撐。今年,我們將繼續大力發展旱砂地小金瓜、小雜糧、高原夏菜等產業,讓更多的老百姓實實在在增收致富”。一路走來,翟正嬌用自己不服輸的韌勁走出了一條依託產業力促鄉親“拔窮根”的新路徑,也亮出了寺灘鄉廣大婦女勤勞淳樸的質樸底色。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愛心助農 助農增收“加速度”

寺灘鄉憑藉特殊的地理條件和優質的旱砂地,鄉域內不乏一些品質極佳的特色農產品,但受限於地域和理念,之前效益一直不佳。寺灘鄉付莊村孫玉蘭,緊盯農產品助銷環節,靠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帶領廣大婦女跑出了助農增收的“加速度”。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創業伊始,她和丈夫開著一輛小小的三碼車,本著“誠信第一、服務到家”的理念,又當“老闆”又當搬運工,走村串巷開始收購。慢慢的,隨著三碼車換成了大點的農用車,她開始觀察市場,再收購時,就給群眾傳授從其他高產群眾那裡“取”來的“種植經”,指導群眾種什麼,怎麼種,不斷增加群眾收入。尤其在2013年,她成立了俊義合作社後,更是與部分群眾簽訂經濟作物回收協議,並在水分扣除和收購價格上最大限度讓利於民,為群眾解決農產品銷售的後顧之憂;同時免費為精準扶貧戶提供玉米種子、低價提供化肥,跟蹤提供種植技術,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現在,她已經從一開始只做單一的玉米、小麥、胡麻等傳統作物小販子,轉型成孜然、葵花、枸杞等多種經濟作物購銷的綜合體;從傳統的實體店購銷模式增加到現在的線上線下同步運行,玉米、小麥年交易量均超過一萬噸,線上枸杞、和尚頭面粉年交易額達到20萬元以上。她還把盤活農村剩餘勞動力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手段,吸納當地剩餘勞動力到合作社裡,搞土特產的再加工,通過“訂單+農戶”的方式,帶動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孫玉蘭不僅是創業致富帶頭人,還是村裡熱心人,一提起她,全村無論男女老少都讚不絕口。大家都說,年紀輕輕卻很有當擔,幹事總是為大家著想,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疫情防控 義無反顧“戰疫情”

疫情防控以來,寺灘鄉聞令而動,舉全鄉之力構建起了網格化作戰體系,其中,廣大婦女“疫”路向陽,投身疫情防控各條戰線,用忙碌的身影換來了持續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勢。王花文,現年60歲,寺灘鄉三道埫村人,景泰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三道埫村婦聯主席。疫情防控以來,她用最簡單樸實的話語在微信朋友圈中持續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每天天不亮,她便騎上架著喊話器的摩托車穿梭在村裡巷道中,一遍遍的勸阻大家儘量不要出門、不要到人員密集地去、出門戴口罩等。村裡一位在廣州工作的村民放假回家後,王花文主動擔起監管責任,每天通過視頻和這位村民網上監測,叮囑他配合居家隔離措施,一直到隔離期滿結束。消毒工作中,她又背起40斤重的噴霧器,逐個巷道定期對一些公共區域仔細進行科學消毒,同時扯著農村婦女標誌性大嗓門,每到一個巷道,一句爽朗的喊話,讓村裡的老人和行動不便的弱勢群眾打開大門,幫著他們裡裡外外消一遍,每次消毒回來累得筋疲力盡,嗓子喊啞了,衣服溼透了。她用自己的力所能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義無反顧地衝在第一線,帶領全村廣大婦女眾志成城“戰疫情”,以“巾幗”的汗水和力量,築起一道堅固的防控阻擊線,讓戰役勝利的曙光逐漸由暗到明。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四抓四促” 實幹擔當“促振興”

“四抓四促”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她們更是發揮出農村婦女在環境衛生整治中的“主力軍”優勢,迅速行動,主動作為,當起了描繪家鄉新顏值的“排頭兵”。在家裡,她們積極響應鄉黨委提出的“四擦(擦玻璃、擦灶臺、擦大門、擦牆面)、三清(清房前屋後、清後道、清牛皮癬小廣告)、兩掃(掃室內室外、掃街道路面)、一撿拾(撿拾廢舊塑料)、兩整理(整理廁所、整理庫房)”的號召,掃好各自門前雪。“一個小家整的漂漂亮亮了,整個村莊的環境面貌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永泰村婦女主任陳芳說。在村上,她們也不輸“爺們兒”,全力參與在村組巷道等公共區域的整治中,帶著口罩、身披藍色小馬甲,化身一隻只藍色小蜜蜂,手持鐵鍬掃帚,以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或三五成群,或一字排開,除草掃路,平整林帶,用手中的鐵傢伙繪出了家鄉的新顏值。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時節,她們讓美在每一個庭院、每一寸土地綻放,讓鄉親們心底的鄉愁有了更美的寄託,也用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打響了鄉村振興的第一槍。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矛盾調解 用心用情“保和諧”

在矛盾糾紛調解中,她們找準癥結,用心用情,融入鄉黨委“一條通道、三個創新、六位一體”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六不(矛盾糾紛調解親不親、忠不忠、實不實、細不細、公不公、廣不廣)一根本(切實維護群眾的合理訴求和根本利益)”的工作要求,全力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玉川村的周蘭芳,作為一名農村女黨員和村上的監委會主任,她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身邊人。在生活中,她時時刻刻以榜樣約束自己的言行。在做好模範帶頭的同時,她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主動挑起村上矛盾糾紛“義務調解員”的擔子,配合村兩委構建包片負責的民事糾紛調解機制。村上有兩個村民因宅基地問題產生矛盾,問題很久沒解決,周蘭芳考慮到雙方積怨已久,為避免矛盾激化,在充分做好情緒疏導的前提下,她把雙方當事人叫到一起,用情用理,捋清事實,抓住要害,解開困在雙方心裡的疙瘩,最終都讓雙方做出讓步並達成一直,讓這起多年積累的矛盾糾紛得到妥善處理。村裡群眾都知道她心裡有一杆公平秤,誰家有矛盾都先找周蘭芳,她也總是能給出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像他這樣的女調解員,寺灘鄉還有很多,她們用自己一言一行將大部分的矛盾都化解在了萌芽狀態,守住了寺灘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的矛盾糾紛調解底線。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最美”創建 打造鄉村“新名片”


在“美麗庭院”創建活動中,她們樹立榜樣,以身作則,是推引廣大婦女爭做“最美家庭”、打造鄉村“新名片”的實踐者。從計生到婦聯,她一干就是十多年,現任劉莊村婦女主任的張繼雲依然保持著內心的那份熱情。工作中,她以鄉黨委長期以來形成的“好媳婦”、“好婆婆”等“最美家庭”激勵機制為著力點,巧用群眾之間的攀比心,引導鄉村“和善美”的新風向。她在組織開展“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時,也有她自己的小訣竅,先鼓勵村上婦女通過朋友圈、美篇和抖音等新媒體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和感人事蹟,在獲得群眾廣泛認可的同時,形成濃厚的氛圍,再利用村內微信群投票和帶著姐妹們入戶評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排名。並將定期評選出最美家庭成員和“最美家庭”名單提交村兩委,建議對她們進行表彰,通過表彰先進,讓她們成為全村家庭學習的榜樣。2020年,張繼雲又帶領村裡的熱心婦女,開展起“美麗鄉村·巾幗先行”活動,通過微信群召開戶主會、入戶發放“致鄉親們的一封信”倡議書等方式,動員婦女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打造出了一個個“美麗庭院”。她還結合本地文化特色,在“三八婦女節”等時間節點,組織全村婦女開展秧歌大賽等文藝匯演活動。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發現著村裡的最美,也鼓勵出了更多的最美,讓整個村莊煥發出欣欣向榮的新活力。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婦女+” 靚出“娘子軍”新顏值—記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婦聯推新“婦女+”工作紀實

她們只是寺灘鄉各條戰線上廣大婦女的代表,在決勝全面小康力促鄉村振興的戰役中,寺灘鄉還有許許多多同她們一樣的“娘子軍”,全力發揮著“婦女能頂半邊天”的作用,用榜樣展示出巾幗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在“婦女+”的感召下,她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揮著婦女組織的優勢,全力協助黨委、政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著“娘子軍”的智慧與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