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變為低風險區域!離摘口罩的日子有多遠?

貴陽變為低風險區域!離摘口罩的日子有多遠?

從4月7日24時起,貴州全部縣(市、區、特區、新區)風險等級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隨著疫情風險下降,不少市民產生了疑問,低風險地區是否意味著對居民個人防護的要求降低了,出門還要不要摘口罩了?我們來聽聽貴陽市衛健局疾控處的專家怎麼說。

贵阳变为低风险区域!离摘口罩的日子有多远?

貴陽市衛健局疾控處處長劉毅峰介紹說,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範圍、危害程度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III級、Ⅳ級四個等級。

據介紹,Ⅰ級響應是指:發生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省指揮部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應急處置工作。III級響應是指:發生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地級以上市、省直管縣(市、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立即組織各單位成員和專家進行分析研判,對事件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由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決定啟動III級應急響應,並向各有關單位發佈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必要時,省衛生健康委派出工作組趕赴事件發生地,指導地級以上市、省直管縣(市、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機構做好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從一級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表明疫情在我省的危害程度、涉及範圍上已有減緩或縮小,應對疫情的統籌級別也將隨之下行,但是疫情仍存,不可鬆懈。

之前,按照貴州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分區分級名單,貴陽市有低風險地區6個,分別為雲巖區、烏當區、白雲區、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中風險地區4個,分別為觀山湖區、南明區、花溪區、清鎮市。4月7日24時起,我省全部縣(市、區、特區、新區)風險等級調整為低風險地區,這也代表貴陽市所有區縣市的風險等級也全部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雖然,全市目前已全部調整為低風險地區,但是我們目前面臨的境外輸入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所以民眾還是不能放鬆警惕,建議現在還是不要扎堆,儘量的減少外出。”劉毅峰說,市民平時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保持好的衛生習慣,減少人員聚集。我們普通群眾在居家戶外,無人群聚集,通風良好的場所,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是我們要隨身攜帶口罩,比如說去購物、辦公、商場超市,乘坐電梯公共交通工具,這些還是要戴口罩的,就是說你不能保證你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大於一米的情況下,還是建議要帶口罩。

劉毅峰提醒,醫務人員、相關科研人員等職業暴露人員,以及機場、車站、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內的工作人員,仍然需要佩戴專業的口罩。此外,市民如果有發熱、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狀,或者是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外出時也建議自覺佩戴口罩。

劉毅峰建議,普通民眾使用的口罩就是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者是醫用外科口罩就足矣了,沒有必要用到KN95、N95,這些級別以上的口罩。假如是口罩出現變形、潮溼、弄溼、弄髒了、有異味等情況要及時的更換,因為這樣口罩是會降低它的防護效果的,一般四到六個小時就要換了。

統籌:胡瑩

編審:王璐瑤

貴陽變為低風險區域!離摘口罩的日子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