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愛》於和偉:和而不同下的偉大父愛

狄更斯曾說:沒有比獲得貓的關愛更好的禮物。

在影片《寵愛》中,於和偉飾演的高銘便有這樣一個禮物,他給這隻貓取名為呼嚕。這隻貓還有另一個名字Angela,是女兒對它的稱呼。呼嚕代表著父親的生活方式與狀態縮影;而Angela則更加西方化,代表了從小受西方教育長大的女兒。一個太平洋並沒有隔開這對父女,而維繫兩人日常溝通的就是這隻小貓咪:呼嚕/Angela。

《寵愛》於和偉:和而不同下的偉大父愛

電影《寵愛》以6個故事構成,導演並沒有選擇將其進行單元化講述,而是將這些故事進行穿插打碎來並行敘事,這使得整個主題更加系統完整,沒有了情緒與邏輯上的斷點,最後這些小單元又通過一個愛的主題進行串聯。不得不說,這部電影被導演玩得很高級!相較於其他幾個發生在同年齡群體的故事,高銘與女兒的故事在社會關係上,則更加有戲劇張力,情感衝突以及人性溫度。在這組人物關係中,高銘與妻子雖然看起來和,而實則卻是走著不同的路,兩人在女兒9歲時便選擇了離婚……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對父女代表了一種較為普遍的中國式父女。首先在溝通方式上,高銘並沒有選擇開誠佈公,他每次視頻都選擇以呼嚕的角度來與女兒交流,籍此來了解女兒愛女兒。而女兒內心也一直愛著爸爸,但這種愛又很難說出口,於是她把這種愛寄託在Angela身上,於是這隻貓成為了兩人情感之間的紐帶。可以說,在所有單元故事中,這隻寵物的象徵色彩最為濃烈,它的主線也是由高銘如何阻止女兒帶走呼嚕,而發生的一系列留住貓咪挽回愛的故事構成。不誇張地說,此次於和偉再次貢獻了精彩的表演,值得品,更值得細品。

《寵愛》於和偉:和而不同下的偉大父愛

衡量一位演員的演技,我們常常用收放自如來形容,那我們從這兩點來看看於和偉的表現。首先是“收”的部分,影片的開篇他與女兒視頻對話時便非常收,臉上寫滿了幸福,直到女兒說要把呼嚕帶走後,他內心才沉重起來。開始的幸福與最後的離別相呼應,那場與女兒的離別戲於和偉表現得尤為出色,那種即便淚水在眼眶裡打轉也不哭出來,不吶喊出來,那種沉穩與隱忍體現了一位父親如山般的愛與包容,或許是他不想讓女兒看到自己脆弱的樣子。最後呼嚕留下來,這時的呼嚕代表的不僅是兩人之間的親情,更多的是一種釋懷,父親向女兒道了歉,女兒原諒了父親,這種血濃於水的親情被於和偉詮釋得極為生動,令人淚目。

再來說“放”的部分,這部分著重體現在於和偉為女兒追星的過程中。一位經濟優越,生活精緻的成功人士為了女兒的願望,需要在明星面前,在孩子堆兒中,像個少年一樣聲援吶喊,讓人看到了原來於叔也激情,於叔童心與青春的一面真的很可愛。表面看來,這位暖爸追星失敗了,但後來導演又設定了一個極為巧妙的反轉,那就是在他的努力下終於成功拿到了女兒偶像的簽名,但他卻放棄了與女兒的賭約,最後那句:“女兒不必和爸爸講道理的”簡直就像是催淚彈一般,直戳人的內心與淚腺。故事進展到這裡,與其說是爸爸不想失去呼嚕,倒不如說是爸爸不想失去女兒,因為沒有了呼嚕,誰又能成為兩人溝通的介質呢?

《寵愛》於和偉:和而不同下的偉大父愛

如果說影片中的高銘與妻子是和而不同,那他與女兒便是在這種和而不同的關係下,展現著偉大父愛與濃濃親情。如今,這部影片正在熱映,其在貓眼拿到9.0的高分,上映兩日便收穫3.1億票房,真應了那句話:所有成功電影所包裹的主題內核永遠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