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文殊菩薩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文殊菩薩,梵名Mañjuśrī [1]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

文殊菩薩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薩又稱法王子,為智慧之象徵,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表示智能之利),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一獅子(表示智能威猛)。

一般稱文殊師利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佛之脅侍,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所乘之獅子,象徵其威猛。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五臺山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位置境域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截至2017年,五臺山有寺院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大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週五百餘里。介於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方圓達250千米,總面積592.88平方千米。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旅遊攻略

五臺山是華北屋脊,高海拔造就了人跡罕至的自然環境,山巒險峻,景色多奇,是世界聞名的“佛教聖地”,既有雄偉瑰麗的自然風光,也有震撼人心的文化品賞。

五臺山自古以來都是中國佛教徒的樂土,受到宗教文化和歷史的影響,這片土地也有著獨特的生存法則和世界觀,從各種意義上,都是鍛鍊修行的好場所。

在五臺山遊玩,最多的是寺院,其次才是五峰奇景。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萬佛閣(五爺廟)、塔院寺、殊像寺、菩薩頂、黛螺頂、南山寺、碧山寺、普化寺等等(這些寺院是歷史沿革比較完整的寺院,不論是歷史規模地位,還是道場修行,簡而言之:有底蘊,而且分佈比較集中。)

泛中心區是五臺山傳奇最集中的發源地,每一座寺院都有各自的特色,因為建築群落集中,所以一天基本能遊覽完,很是方便。而且這裡也是祈福最集中的地方,畢竟歷史悠久,香火鼎盛,更加“靈驗”。

同時,請一定放心,去中心區只有一條路,你是絕對不會走岔的。

大小朝臺路線,朝臺有多種途徑,比如徒步,自駕,乘車。大多數遊客會選擇乘車,朝臺有專線客車。除徒步的遊客外,不論是自駕還是專線客車,對外標明是每人三百元。專線朝臺是最匆匆的一種方式,很難真正領略五臺山的風光,甚至和高速一路而來沒什麼區別,都是山嘛。

不論是遊覽自然風貌,還是祈福拜佛,基本都需要在中心區停留。因為五臺山景區只有一條路,直上直下,若是要爬臺頂另當別論。

求神祈福五爺廟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五爺廟本來叫萬佛閣,但後來叫著叫著,就以寺院所供奉的主神五爺為代稱了。五爺廟的傳說不可謂不多,從前的不少,現在更多,幾乎人人都能說幾件求五爺靈驗的神蹟,而且好多都是親身體驗,非常神奇。

不論你是求子求財,求官求學,都可以來拜五爺,五爺的靈驗,已經成為了五臺山的另外一面“招牌”。

特別是供奉五爺的殿閣有御賜的半副鑾駕儀仗,意義更是不凡。

保佑學子殊像寺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每當高考中考的時候,五臺山殊像寺絕對風頭無兩,祈福夜燈火輝煌,場面震撼。殊像寺供奉有全五臺山最大的文殊菩薩騎狻猊聖象,據傳,殿內的文殊菩薩,是在文殊菩薩顯現真容後,匠人著急,用蕎麥麵捏的模子,以做記載。

這個“真容示現”的故事,與菩薩頂真容院源出一脈,而且兩座寺院確實相隔不遠,一個山上,一個山下,這樣的側面印證,也非常有意思。

如果是求學,去殊像寺準保沒錯了。

佛光寺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佛光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和唐大和五年(西元831年)的芮城縣廣仁王廟,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三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風景清幽南山寺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五臺山公交會提示南山寺站,可以自己走上去,路都是古時候的青石山路,很有韻味,路在樹林裡,山林掩映,峰迴路轉,這裡才真正有“深山藏古寺”的雅緻和清新。也有新修的上山路,但路比較長一點兒,適合自駕遊客。

南山寺是有三部分組成,極樂寺,佑國寺,南山寺,統稱為“南山寺”。寺院也是皇家道場,現存建築落成於清道光年間,而且極少翻修,古香古色,磚雕石雕異常精美,留存的殘缺與精緻,見證歷史。

高階長廊,視野開闊,是個拍照的極好地方。

而且,南山寺最出名的是財神殿,據說非常靈驗,是個令人身心舒暢,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修行寺院碧山寺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碧山寺是個很大氣的寺院,建築是北魏時期的,有緬甸的白玉臥佛,有也有獨一無二的彌勒佛坐像,不是打坐的姿態,而是如常人一般坐在凳子上的造像。

寺院還存有華嚴經字塔(6.1米),是一幅寫在白綾子上的佛經字塔。懸掛起來宛如一座七級玲瓏寶塔,飛簷風鈴,猶如工筆畫成。近前細看,方知是由綠豆大的楷書毛筆字組成。

全塔正好寫了一部《華嚴經》,計600043字。於信徒來說,非常壯觀,極有震撼力。

碧山寺曾是五臺山最大的十方禪寺,如今規模不減,是令人尊敬的存在。相比其他地方,碧山寺算是比較清淨的去處。而且是真正的修行道場,進去感覺整個氛圍都不一樣,是喧囂中的五臺山很難得清靜的存在。

大螺頂

山西五臺山在佛門代表著什麼意義,你都瞭解嗎?

大螺頂,是五臺山東臺頂延伸下來的一個小小的山峰,站在清水河谷仰望,那坐落於高處與該山峰同名的黛螺頂古剎,相當於一幢130多層高的摩天大廈,也是夠高危的了。要想登頂,絕非舉足之勞。所以攀登之前,有必要按自身條件從三條途徑中首選其一。

特別提示:纜車價格一個來回是80到100元,可選單程,上行50元,我已經經歷過總價85/100/75的價格,這個價格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固定的,也有淡旺季調整。

要步行,右有新路,左有古道。新路,系1991年重修,全長108米,淨寬2.2米,全部用五臺山青石鋪成,共有1080級臺階,名叫"大智路"。小朝臺信徒常常是三步一拜,一步步拜上去的,非常虔誠,非常壯觀。

注意事項

1.多帶衣服。有時候五一,山上還會下大雪!最好帶上棉衣!7月份在山上住時,早晚還都穿秋褲!

2.當地人發的護身符,即使他說不要錢,楞塞給你,你也千萬別收。騙人的圈套!趕緊躲開。有一些自願做導遊的當地人不停的跟著你,最好拒絕,因為他們會帶你去一些專門的“景點”收回扣。

3.遇見有穿僧裝說是算命的,千萬別信!真正的師傅都在寺院裡忙,哪有功夫在路上給人算命呢!恭敬就好,畢竟他穿著僧裝,現出家人相。如果有化緣的,也看你的意願吧,恭敬就好!到了五臺山注意不要輕易相信那些穿僧衣的。因為許多不是真的出家人。捂緊自己的錢袋。記住:敬佛是用心,不是用錢。

4.去寺院拜佛,不用在外面請香,外面的香好貴啊,甚至幾百一盒!不用請的!正規的寺院,裡面的大殿都會有專門讓香客點的香,3支就可以!然後您在功德箱裡放寫香火錢就可以,如果想多供養,看個人發心!真沒必要請好幾百的香。

5.帶點拉肚子藥、姜水等。山上寒氣大,很容易受涼。日常藥品:膏藥、創可貼、治拉肚子、傷風感冒的藥品,胃藥、雲南白藥、紗布。

6.可以住在寺院,不過要有皈依證,去客堂掛單。住在寺院裡要守寺院的規矩,吃飯,上早晚課,住宿都要按寺院的規定來嚴格執行。最好能去廚房或大殿幫忙勞動,這樣也利於培福!

7.又禮佛塔。應當右旋。如日月星繞須彌山。不得左旋。

旋繞有五事。一。低頭視地。二。不得踏蟲。三。不得左右顧視。四。不得唾地。五。不得與人語。又得五福。一。後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音聲。三。得生天上。四。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

8.除路費之外,最好再準備300元左右的零錢,5元的最好,準備做功德,山上的活動很多,隨喜下就行。

佛寺注意事項

切忌勿用殺生手點香(右手,左撇子相反)

進入大殿應有的禮儀: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餘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梭遊走。

4.進殿之前當先淨身心,洗淨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唸偈雲:‘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

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譁,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託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汙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

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

進出出影響大眾。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於臥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進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儘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並使其潔淨。

(2)如無法修復,紙製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並將餘灰持往淨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後,灑散於河川大海,

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

。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唸,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唸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唸

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後,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淨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三)如何禮佛(拜佛):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

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

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

(1)折伏驕慢心

(2)見賢思齊

(3)懺除業障: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相)懺悔弟子○○願與眾生同修懺悔。

※發露懺悔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實相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眾生

同消三障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第三拜:同普賢迴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