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表现积极,一回到家就变懒散,3个字道出其中的秘密!

孩子在学校表现积极,一回到家就变懒散,3个字道出其中的秘密!

一、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判若两人

王丁去学校给三年级的女儿开家长会,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女儿:

“王瑶瑶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很积极,最近一段时间,成绩进步很大。她和同学能打成一片,又爱帮助人,表现得非常好。”

当着这么多家长的面,女儿受到老师的表扬,王丁觉得很有面子,也感到非常开心,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好好学习,让妈妈省心了。

但是有一件事情也让王丁困惑,女儿没有老师说得那么好啊!她在家里很懒散,帮忙倒个垃圾也不愿意。她也不怎么爱和家人沟通,一说话就顶嘴,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做作业或者是看电视。

王丁明白了:女儿在家和在学校简直判若两人,一定是她更害怕和尊敬老师!

这让王丁有点不开心了,妈妈照顾你吃喝,关心你,怎么就比不上老师呢!于是女儿放学后,就有了一段这样的对话:

"王瑶瑶,今天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你哦,看来你在学校表现得不错嘛!你在家怎么不知道这么懂事啊?你是不是尊敬老师比妈妈还多啊?”

“妈,你真无聊!”

身为家长,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受,孩子在学校活泼快乐,做事情认真,一回到家又无精打采,不愿意和爸妈做更多的交流。

事实上,孩子的这种表现,是非常正常的。试想一下,有工作的父母,在公司和单位同样是表现得很好,回到家躺在沙发上就不愿意动。

孩子和成年人,同样有“精力圈”。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常常直接点明,不仅不会让孩子改变,还会让孩子心力交瘁。

孩子在学校表现积极,一回到家就变懒散,3个字道出其中的秘密!

二、家长的不理解,会让孩子的“心力”难以恢复

1.什么是精力圈?

《儿童事件管理效能手册》里给出了解释: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即精力圈,它包括三个方面:心力、脑力和体力。心力是1,后面的两个是0,合起来是100。“

这句话很好理解,每个人的精力由三部分组成,我们的脑力、体力、还有心力。如果没有心力,只有脑力和体力,我们也没有做事情的动力。

2.如何用精力圈来解释孩子表现不同的现象?

孩子在学校待上一天,需要用到脑力来学习、用体力来活动和互动、用心力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当他们还不能,把在学校的表现变成习惯时,他们就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

回到家之后,她的精力圈减弱,也就剩余不了多少精力了。于是就会让父母认为,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有云泥之别。

而孩子往往不会像成年人一样表露自己的心声:我学习了一天,已经很累了妈妈!

这大人一样。家长在公司,每天又要完成分内工作,又要开会,还要搞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要时不时地担心,会不会有工作岗位的变动。

如果在公司有什么不愉快,回到家就更累了。只想葛优躺,不想多说一句话。

而这时,爱人会觉得自己不够体贴,年龄小的孩子会觉得你陪伴不够。其实你自己知道,你之所以这样表现,是因为你没精力了,而不是不够爱他们。

很多家长会产生质疑,孩子过周末、放寒暑假,整天休息,可他们在家也很懒散啊!

这是因为,孩子已经经过了五天、一学期的学习,同样需要周末和寒暑假来放松自己!

3.指责孩子在家不如在学校表现好,对孩子有什么伤害?

看到这里,我们都明白了,孩子的这种表现差别,是有原因的,多数家长也就不会再指责孩子了。得知真相的家长,没准还会更心疼孩子。

那么,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者得知了真相,还是忍不住指责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刚刚在解释精力圈的时候提到,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心力了,即使体力和脑力充足,也没什么用。

关于没有心力,举个例子:

有很多全职妈妈,在家专心照顾家人。当我们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时,如果老公回家说一声:老婆辛苦了!

我们就会觉得心力充足,干劲满满。

如果老公说一声:你就知道在家扫地,你把家打扫得这么干净,能吃能喝吗?

听到这句话,恐怕我们再也不想做家务了。这么辛苦,还不被理解。

孩子在学校累了一天,回到家应该恢复心力。他们不仅要写作业,还要面对家长的指责,心力会瞬间降到最低。

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一天晚上受过指责的孩子,第二天去上学也会表现的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因为他们有点心力交瘁。

孩子在学校表现积极,一回到家就变懒散,3个字道出其中的秘密!

三、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恢复心力?

书中提到,孩子的体力和脑力,通过高质量的睡眠,就能得到恢复。然而孩子的心力恢复却没有那么简单。

具体应该如何做呢?书中同样给出了答案。

1.肯定孩子

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批评、询问、说教孩子,要认可孩子做的事,除非做了错事。当孩子犯错时,我们给予引导,而非权威式的管教。

2.和孩子共情

当孩子放学回家,表现得很疲惫,或者看起来不开心。我们应该表达出孩子想说的话:

“在学校学习了一天,肯定很累吧!”

“你看起来似乎不太开心,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也就不会说出很多顶嘴的话了。

3.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的成绩忽然下滑了,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询问,不是质疑,而是鼓励。

“爸爸妈妈知道你这段时间状态不太好,成绩下滑了你也不开心,但我们相信,以你的能力,是没问题的。你以后一定会考好的!”

四、我们应该如何帮孩子增强精力圈?

当我们不再伤害孩子的心力了,我们也要试着帮孩子增强她的精力圈。比如到了周末和假期,带孩子出门散散心,可以增强心力。

带孩子做一些体育锻炼,可以帮孩子恢复体力。

在孩子休息的时候,不要频繁打扰他,偶尔允许孩子睡个懒觉,只要不养成睡懒觉的习惯就好。

孩子在学校表现积极,一回到家就变懒散,3个字道出其中的秘密!

当孩子在家中表现得不够好时,家长首先会向不好的方面想,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想法。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理解孩子的不易,才能让孩子发展得更好,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