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恆大許家印風頭正勁,馬不停蹄跨界造車為哪般?

“勞模”恆大許家印風頭正勁,馬不停蹄跨界造車為哪般?

恆大的夢想又換了

十月初的恆大季度工作會議上,許家印透露,恆大旗下新能源車(恆馳汽車)正計劃全球招募 8000 名科研專家、科技人員和高精尖人才,用於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研發總院。為此,恆大計劃給予研究院 20% 股權激勵,即按 300 億元首期投資計算,也有 60 億元。與之相匹配的,還有一張史無前例大的“餅”。

恆大計劃同步研發 15 款車型,“創造汽車業的一個世紀紀錄。”用 3-5 年時間,成為全世界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恆大汽車的年產能將達到 100 萬輛,並藉此實現 30% 的成本降幅,“光是產品好還不行……老百姓買不起也不行。”而實現 100 萬輛年產能的“秘訣”,是模塊化和通用化,降低零配件成本。

許家印說恆大造車不是彎道超車,是換道超車。

“勞模”恆大許家印風頭正勁,馬不停蹄跨界造車為哪般?

許家印的“買買買”

短短几個月裡,恆大通過一系列國際收購與合作,打造了覆蓋整車製造、底盤架構、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等領域的造車全產業鏈。恆大由“買買買”模式搭建起的“汽車帝國”,在許家印赴歐打造的“德國飯局”中進一步得到體現。

2019年9月,許家印在法蘭克福舉行大型答謝晚宴,宴請了60多位全球頂級汽車工程技術龍頭企業、汽車零配件龍頭供應商的董事長和CEO。許家印在此次答謝晚宴上,匯聚了不少汽車工程技術力量,如:Magna(麥格納)、FEV集團、EDAG(愛達克)等。此外,Bosch集團(博世)、Continental集團(大陸)、ZF集團(採埃孚)、Webasto集團(偉巴斯特)、Mahle(馬勒)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在其中。

“勞模”恆大許家印風頭正勁,馬不停蹄跨界造車為哪般?

9月25日,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與全球汽車工程技術領域中的五大企業簽署了研發設計戰略合作。根據協議,恆大將攜手德國FEV集團、德國EDAG集團、德國IAV集團、奧地利AVL集團及加拿大MAGNA集團共同研發15款新能源車型,覆蓋了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

10 月15 日,恆大廣東總部迎來浩浩蕩蕩共 15 位“世界知名汽車設計大師”,他們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與恆大新能源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奔馳、寶馬、奧迪、法拉利、蘭博基尼、阿斯頓·馬丁、賓利……基本上你叫得上叫不上的世界頂級名車品牌的設計工作,都曾有這 15 人的參與甚至作為領導。前面說到同步研發的 15 款車型,將交給這 15 位設計“大師”一個蘿蔔一個坑。

剛結束在歐洲的緊密行程,"造車勞模"許家印率高管直接奔赴日本名古屋和東京,兩天時間內先後考察了電裝、豐田紡織、捷太格特、日立、佛吉亞歌樂電子、馬瑞利等六大世界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

為了實現"造車夢",許家印一行在短短五天內,跨越歐亞三國八個城市,總行程超2.5萬公里,先後考察了德國、西班牙、日本的12家世界頂級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其中包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這份緊密的"行程單"充分體現了他的敬業精神與造車決心。加上此前已考察博世、採埃孚、大陸、麥格納、韋巴斯特等世界汽車零部件龍頭,相信恆大很快將與這些巨頭達成戰略合作,組建全球汽車供應鏈領域的"最強天團",為打造世界一流品質的恆馳汽車奠定堅實基礎。

“勞模”恆大許家印風頭正勁,馬不停蹄跨界造車為哪般?

論技術,恆大怒招 8000 精英,豪擲 60 個億;論設計,恆大網羅全球 15 位“大師”,一人一車;論資源,恆大手裡有頂級超跑品牌柯尼塞格(Koenigsegg)、薩博遺產國能汽車 NEVS、電池供應商卡奈新能源、英國輪轂電機公司 Protean。這樣一個要啥有啥的天團陣容,確實是世界汽車史上前所未見。

恆大似乎什麼都有,卻唯獨不給自己的大格局大目標留足時間,沒時間研發自己的技術,也沒時間整合優化供應鏈。

恆大是“造車”還是“圈地”?

據媒體,通過梳理許家印造車之路的擴張動作發現,許家印為造車進行每一筆投資的同時,恆大都在拿進大量的土地儲備。

其中,2019年4月,恆大在鄭州拿下了11宗住宅用地,總面積39.7萬平方米,且全部以底價成交;2019年7月,恆大以7.04億元的底價在南通拿下12.2萬平方米土地,土地用途依然為住宅用地;2019年8月,恆大以24.2億元和33.1億元的底價獲得廣州南沙自貿區兩塊佔地面積達24.5萬平方米的土地,土地用途為商住用地。

據《電動汽車觀察家》統計,在2019年,恆大通過汽車業務板塊拿了736萬平方米的地,其中,338萬平方米屬於住宅和商業用地。

對此,恆大集團總裁夏海鈞曾表示:“恆大會在各地通過汽車項目拿到商業地塊,以此覆蓋建廠投資虧損。另外,中國恆大未來將推出‘買樓送車’,以帶動地產銷售。”

外界普遍質疑“恆大是在借造車之名,行圈地之實”。

“勞模”恆大許家印風頭正勁,馬不停蹄跨界造車為哪般?

談及“地產開發商跨界發展”,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認為,“地產開發商和其他行業不同,轉型失敗率很高。地產公司是項目制,獨立單元管理,缺乏大系統的協調經驗,房地產企業老闆很難管理製造型企業。”

同時公開資料顯示,恆大早年經營的糧油、乳製品及礦泉水三項業務,在2016年全部出售時,未經審核的淨負債總計為33億元。

在造車這條路上,遠有賈躍亭資金斷裂、難以為繼的前車之鑑,近有董明珠投資銀隆失敗、造車夢折戟的例子。就連去年賣出1萬多輛ES8的蔚來汽車,其業績數據也並不理想。從 2014 年成立到 2018 年量產車下線,就已經花了四年,蔚來燒掉數百億人民幣,在通往“全球最大”的路上,最遠也只相當於邁出了半步。即使是“財大氣粗、底子夠厚”的恆大,也未必能在這條荊棘密佈的路上走得一帆風順。

汽車這個行業,“沒有錢萬萬不行”,但“有錢也保證不了能行”,全球汽車行業巨頭們,15位頂級汽車設計師,8000個招聘精英先掙高薪過這個寒冬再說,廣大消費者翹首以待等著買房送車。當然祝恆大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