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15戰鬥機


I-15戰鬥機

長度:6.1m 空重:1012kg

翼展:9.75m 最大速度:350km/h

高度:2.2m 最大航程:500km


I-15戰鬥機是蘇聯二戰前夕的主力戰鬥機,蘇軍曾在諾門坎戰役和蘇芬戰爭中大量使用,蘇德戰爭初期也仍在服役。


I-15戰鬥機

⬆️I-15戰鬥機結構圖


I-15戰鬥機

⬆️I-15戰鬥機三視圖


研製背景

蘇聯早年自行設計的戰鬥機I-5型雙翼機老舊後,當時蘇聯最著名的設計師波利卡爾波夫開始設計一款新型戰鬥機。 1933年10月11日,新型戰鬥機進行試飛,隨後進入批量生產,命名為I-15戰鬥機。雖然I-15戰鬥機在當時來說也無獨特之處,但與蘇聯早年自行研製的質量參差不齊參差不齊切且產量極低的I-3和I-5戰鬥機相比,I-15戰鬥機更能向外界展示蘇聯作為航空大國的技術和生產能力。


I-15戰鬥機


I-15戰鬥機


I-15戰鬥機

⬆️現代現在飛行愛好者正在駕駛仿製的I-15戰鬥機


作戰性能

I-15戰鬥機為單座雙翼機,機身粗短,採用帆布蒙皮和木製骨架結構,與其他雙翼機最明顯的區別,是使用海鷗型上翼。I-15戰鬥機使用1具9汽缸星型氣冷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有開放式座艙和固定式後三點起落架,設有兩葉式螺旋槳。I-15戰鬥機的機載武器為2挺帶同步射擊裝置的7.62mmPV-1機槍。


I-15戰鬥機

⬆️遊戲《戰爭雷霆》中的I-15戰鬥機

I-15戰鬥機

⬆️中華民國所裝備的I-15戰鬥機


實戰表現

在1936年爆發的西班牙內戰和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中,I-15戰鬥機都有不差的戰果。蘇芬戰爭中,蘇方大量使用I-15戰鬥機,並在戰爭中認識到此機完全過時,從而終止改良同時研發新一代的戰鬥機。到蘇德戰爭初期,I-15戰鬥機只佔蘇聯戰鬥機不足兩成,在面對德軍戰鬥機時完全不敵,但仍在美國援助的戰機到達前被充當攻擊機使用。


I-15戰鬥機

⬆️被納粹德國俘獲的I-15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