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小岛秀夫疯狂吹捧的精神巨作,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所提供的超前理念具有里程碑意义,甚至渗透到各式各样的影视作品中。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2001太空漫游这部硬科幻电影上映于1968年,没错,1968年,那个越战还很激烈,肯尼迪遭到暗杀,毛爷爷对《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作批示的年代,而阿波罗首次登月时间是在1969年7月16日!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不得不让人惊叹于导演Stanley Kubrick与作家Arthur C. Clarke丰富的脑洞与科技前瞻性。太空漫游对外太空生活细节有着大量描绘:人声识别系统、平板电脑、太空站、人工智能等等等等,这些现在都已实现。看过《2001太空漫游》之后你会发现,许多电影与游戏的创意设计都是对太空漫游的延续。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不过要是你现在看这个片子,也许并不觉得“好看”,缓慢的叙事节奏令你昏昏欲睡,而且你也已经看过它太多的衍生作品。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因此抛去这1968个时间,这个电影什么也不是。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在《2001太空漫游》中贯穿首尾的是一块黑色巨石,这块巨石被称作Monoliths,全身黑色,十分平整,并保持着1:4:9(前三个正整数的平方)的精确比例,Monoliths巨石被确定为非人类来源的人工制品。在人类还是类人猿时启迪了人类,促进了生命进化。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在Clarke的小说中对其有了更多的阐释,Monoliths由我们看不到的一种外星文明所创造,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意识传到这种黑石中,放弃了自身物质存在方式,以思维、能量的形式生活,进而获得了永生,成为一种终极智慧形态,此时很难再称他们为生命。这种设定现在看来是不是很熟悉。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像是带走铁雄的AKIRA,人类补完计划的灵魂结晶,阿凡达中可以上传思维的潘多拉星球,攻壳机动队中素子少佐与人工智能合并后的混合意识,克苏鲁全知全能外神Yog-Sothoth,超体中变成U盘的Lucy……皆是黑石设定的延伸。

想想《血源诅咒》中存在于血液中的无形亚丹设定,与黑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受2001太空漫游影响最大的要数2008年的EA开发的《死亡空间》(Dead Space),同样是外太空背景,玩家要在一艘受损的太空飞船中躲避异形生命逃出升天,其中还会受到缺氧、磁场、重力等太空要素影响。死亡空间的世界观参照了2001太空漫游,游戏信标(the Marker)便是黑化的Monoliths 。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2001太空漫游也是小岛秀夫的最爱,他工作室的吉祥物宇航员Ludens便是参照了太空漫游中的宇航服设计。

《2001太空漫游》的黑石文化

不知道下一部太空漫游将会在何时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