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做事在前,情感在后

先知道做事的人是幸运和睿智的,而先动情感的人就结果未卜了

在事情之中,蕴含着智慧与知识的运用,而情感往往只是一种原始的本能,它虽然深厚,但是它常常盲目

幸福:做事在前,情感在后

勤劳

01.谁是因?谁是果?

一对年轻的恋人,在大学时相爱,而后毕业了,由于家庭与工作关系,各分东西,因为久远而分离的生活环境终究会让热血的情感化为一种抽象的符号,逐渐失去了动人的感觉。

幸福:做事在前,情感在后

夕阳下的情侣

总是更需要的是能够做点什么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所谓情感这样的虚空。人不可倒果为因,自伤其类。婚姻中的不幸福,因为各种关系的不顺畅的结果,而关系的不顺畅是因为我们不擅长处理,而处理的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历练方可达到,要知道如何遏制住事情的界限,为什么高雅之人都不轻易表露情感,而普通人则情感那么容易外露。人如果有幸沉浸于无尽的事情中,或许烦恼会少很多。而空虚会容易诞生许多不好的情绪来,可见情感的本身是需要依附于有力的事情上,才能感觉到它的力量与光彩,于是才可以振奋这种情感,成为积极的力量

人世间的事情如果许多无能为力,而人所需又非常之多,那么精神便无所用处,成为了一种垃圾的力量,无法清除,好比吃了很多难以消化的肉食一样,需要足额的体力运动进行消化,否则久而久之,就会堵塞血管,得高血压,让身体经常不舒服。情感的淤积久久不得祛除

,就是得了抑郁,因此人应该去寻找做事,而把情感弃之一旁,这样内心会被充实有力的东西塞满,情感也多半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淤积,从而神清气爽;据说剧烈的体能训练,大汗淋漓可以迫使人暂时停止思考,让精神得到休息,都是同样的道理。

古人认为,情感表露太多是软弱的表现,这是有它道理的。所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如果人从小就习惯于去琢磨事情与培养兴趣上,我想他将收获的不仅仅是事情的成功,还有所需情感的水到渠成。事情总是在磨练理性,但是情感常常相反。

02.提前刺激的人生增大了婚姻幸福经营的难度

我们的文明,其实主要是西方过来的文明,包括许多观念,都是与传统相悖,在这里的问题,就如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所言:“男人因在青年时代过惯了过于放浪的生活,这种社会制度使他们缺乏负责思想的天然节制,然而女人依然有较深大的天然母性。”

幸福:做事在前,情感在后

林语堂

女人在做母亲之前,也深受这种消费透支观念影响,但是一旦进入做母亲的时期,男女态度截然不同。

青春之时靡靡之音,高楼林立,享乐刺激,让人开先习惯于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富人般生活的虚幻感,然后患上无聊、空虚与厌世的毛病,人本来应该好好保护身体,远离诱惑,抛却妄想,勤劳节俭,但是常常是,不去劳动锻炼身体,而是纵情欢乐,啤酒、烧烤加奶茶,花呗、借呗信用卡,恨不得赚1000花2000,紧随时代潮流,千万别辜负人生来一次。确实,快乐刺激了,但是你终将不幸福,这种不可继续的人生,能够维持多久?你会老去,精力也会褪去,何曾为家庭的经营保留一点储备力量,而婚姻以及未来生子那又是多么大的人生支出呀!人本来更应该在婚姻家庭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幸福,但是事实是,人常常在这种环境更加烦躁,得不到应有的休息。

幸福:做事在前,情感在后

纵情欢乐

复杂的家庭关系自然不能与一个人的独身生活相提并论,自由洒脱。

家庭幸福的功课总是需要人耐得住枯燥无聊、拥有耐性,能够精于具体的家庭事务,才能慢慢适应,免于家庭关系不畅而导致的情感压迫。

03.归宿

①何为独立?

这个时代,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似乎许多人的野心也被激发了出来,但是能力的增长却并不见得多么高大,只是这必然推动欲望的强劲。对于女性来说,这个方面表现的就格外明显,但是这个时代有没有为女性提供那么多能够支撑起欲望与尊严的位置,就不好说了。在真正关键的要素上常常不尽人意,有多少女性能在结婚后主动受男女财产独立,家庭支出分担呢?她们许多时候还是会认为男人应该承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由于独立文化的影响,又觉得男人在其它方面还是要与她们平等,共同分担。那么这种自说自话的做法,就会让人觉得其实她们内心的摇摆与胆怯。于是,感觉夫妻双方也是在竞争比拼功劳高低,而不是合作。

看看那些商业或者公职领导岗位,女人虽然比以前有明显进步,但是就比例而言,还是很少的。人们想当然的把知识的学习当做未来婚姻生活的充分条件,其实也就是职业与经济条件,而一旦进入婚姻,那种掌控家庭各方面的智慧就基本上显得捉襟见肘了。

幸福:做事在前,情感在后

职场女性

②婚姻是做事,不让情感褪色

结婚生活,如果能够让许多工作曾经就已经熟练,那么进入了这种生活,也就不那么让人慌乱而无所作为了。因为毕竟婚姻着眼现实的多,莫让情感的虚空经常侵入到头脑里,而是要积极地去寻求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当精力都被一种主动的忙碌所占据,相必也就没有那么多无聊来让自己抑郁了。

不愉快是必然,因此现代的婚姻相比曾经,应该有着必要的双重的需求,知识与智慧并重,甚至前者是超越了后者。高超的知识并不天然就是会持家,就智慧而言,婚姻更是一门实践性的知识,对于心灵是有着感觉的,而不像书本,它在开先之初,并不与心灵有感觉,直到后来,才有选择的与内心产生关联。

③归宿

知识的学习,最后能够真正受到实惠的其实还是一小部分人,而当不能在知识的追求上有所起色的话,就应该赶紧在世俗传统的智慧上下功夫。否则就是邯郸学步了,既无力组建温馨的家庭,又无力在职场上一决高下。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孔太太对莫愁说:“我越看你们姐妹,我越觉得稀奇。你们能做菜、做衣裳,能洗能烫,同时还能跟女孩子书念得一样好。”莫愁说:“女孩子能念书的时候儿,就念书,不过做菜做衣裳则是女人分内的事。不然,怎么能管家呢?”

幸福:做事在前,情感在后

操持家务

这是懂得规矩,学会克制自己,也是传统居家的智慧。

没有学什么手艺与专业,自然就很难去胜任相应工作。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满足人的长期幸福的也无非是做事与结婚生子,这至少是大部分人的一般归宿。

在《金刚狼·殊死一战》中,老年X教授与金刚狼借宿于一个三口之家,看到一家人在一起温馨的吃着晚饭,教授对金刚狼语重心长地说:“看,罗根,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据说英国著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临终的前几天,将他所著的《综合哲学》十八巨册放在膝上,当感受到其沉重时,颇有这分量如若换上一个孙儿岂不是更好?冰冷的书卷与知识是否能比得上一个活泼乱跳的孙儿喊一声“爷爷”来得动人与神往?

这就是归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