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對聯鑑賞:饒書長悅其人多壽,擁筆善娛此士延年

饒書長悅其人多壽;

擁筆善娛此士延年。

此聯上聯講讀書、下聯講寫作,讀與寫結合,都有益於延年益壽。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至哉天下樂,終日在書案”,60多歲後依然讀書不輟,他刪改《黃庭經》,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生,悟出獨特的讀書養生法。宋人李淑癖好讀書,提出讀書“三味”論,認為經書味同“太羹”(肉汁),史書味同“折俎”(宴典中的肉食),子書味同“醯醢”(用魚肉等製成的醬),各益於身體(《邯鄲書目》)。

明代政治家、詩文家于謙對讀書寫作更是一往情深。他寫道:“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觀書》)

為什麼讀書寫作有益於養生呢?清代戲曲作家、養生家李漁作了精妙的回答:“予生無他癖,惟好著書。憂藉以消,怒藉以釋,牢騷不平之氣藉以剷除。因思諸疾之萌孽,無不始於七情,我有治情理性之藥,彼烏能祟我哉!”(《閒情偶寄》卷六·療疾第六)可見,讀和寫隨著思緒的表達、變化和轉移,能起到調節情感、平衡心理、淡化憂鬱和修身養性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寫作不啻是一味養生保健的良藥。

年近期頤的書法家、詩人馮亦吾的《偶書》也道出了同樣感受:寄寓人世間,未嘗一日閒。詩書敦雅好,親友共攀談。偶有揮毫興,權當樂事看。文章思緒發,廢寢並忘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