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正位置 以生為本

王老師工作認真負責,雖然各項評比總是名列前茅,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甚至有學生認為“班是班主任的班,分是班主任的分”。如何打消學生這種念頭?

首先,王老師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能以“總督”自居,把自己置身於學生之上,居高臨下地管控學生。班主任應該走進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心靈,徵詢學生的意見和看法,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其次,王老師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應該放在學生身上,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著想,而不應該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工作是否完成和考評業績。須知,育人才是目的,管理只是路徑和手段。當然,現實中王老師也有諸多無奈,比如班主任的績效考評,這關係到教師的評優評先甚至職稱晉級。這就可能促使王老師只顧著自己的績效考評,無形中站到了學生的對立面,使學生錯誤地認為老師的所有付出都是為了自己,以至於有了“班是班主任的班,分是班主任的分”以及“分是老師的命根兒”這樣的荒唐論調。

最後,王老師應該注意改進工作方式,構建和諧師生關係。班主任不需要“千辛萬苦,大事小事都督促跟進”,班級事務要“管”更要“理”,即加強對學生的組織和指導,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為班級工作的開展和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和空間。

班主任只有擺正自己的位置,真正以生為本,增強學生的角色認同,讓他們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才能避免出現“費力不討好”的困惑和尷尬。

(作者單位系安徽省亳州市鐵路小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04月08日第1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