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這個村,鄧小平命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你知道嗎?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新場鎮,有一個村,來頭真的不小,村名是鄧小平同志取的,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經去視察過,可是,在之前,這個村莊很小,小得連威遠縣城的地圖上都沒有它的標識。你知道是什麼地方嗎?

這還要從上個世紀60年代說起。1964年10月,四川石油管理局首次在四川盆地震旦係獲工業氣流,引起了國家石油部的高度重視。同年,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提出了“三線建設”的重大戰略。

1965年6月,“四川石油會戰”領導小組成立,會戰指揮部從成都遷到威遠縣新場鎮楊柳村,小地名曹家山辦公,掛牌為“四川石油會戰指揮部”。

四川這個村,鄧小平命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你知道嗎?

四川威遠有個村,村名是鄧小平取的,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視察過

曹家山本是一片荒山,一條路都沒有。參加會戰的人數多達數千人,開採石頭、搬運石塊、砌牆、蓋房面,僅10多天時間就在山坡上用片石(亂石塊)砌牆修建起了幾十棟房子,一條377級的石臺階由山腳直通山頂;半年過後就建造出了擁有1000多棟房子的小山城。

1965年11月,鄧小平到石油會戰現場視察。在聽“指揮部”領導彙報時,鄧小平當時特意問了這個地方的名字。大家告訴他叫楊柳村,小地名叫曹家山,但與“指揮部”相關的特殊地名還沒有。鄧小平說:“這裡是全國的氣田會戰之地,搞得如此紅火,地處農村不在城市,乾脆就叫‘紅村’吧。”

四川這個村,鄧小平命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你知道嗎?

四川威遠有個村,村名是鄧小平取的,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視察過

後來,曹家山這個小地名就被“紅村”代替,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四川石油會戰也稱作紅村石油大會戰。

在眾多領導的重視和關心支持下,紅村石油會戰取得了突破成果。這次會戰找到新中國第一個陸上整裝大氣田——威遠氣田,探明儲量達400億立方米,併成功打出了我國第一口橫穿油層的拐彎多底井和第一口水平多底井。

威遠氣田的發現,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極大關注。鄧小平、彭德懷、賀龍、彭真、薄一波、粟裕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相繼到紅村視察。

如今,這裡早已沒有了石油人,紅村也慢慢被淡忘,紅村失去了昔日的紅火。但是,紅村卻成為一代石油人永恆的記憶。

四川這個村,鄧小平命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你知道嗎?

四川威遠有個村,村名是鄧小平取的,很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視察過

為了紀念這一場非常有意義的會戰,2012年7月16日,紅村石油會戰舊址被列入四川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4年1月13日,紅村石油會戰舊址正式掛牌。

好了,關於紅村,今天就說到這裡。你聽說過紅村嗎?你去過紅村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希望大家給予多多的支持!歡迎大家評論點贊、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