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35毫米鏡頭在人文攝影中的應用

聽說適馬要出第二代35 1.4鏡頭了。聽說。聽說的事情未必靠譜,不過閒魚二手適馬35 1.4價格已經跌的挺厲害。這個事情與我無關,我就隨便說說,你就隨便聽聽。

35毫米鏡頭,其實不算是“標準鏡頭”。視角在40°~57°之間的鏡頭,視場角及成像的透視關係接近人眼,這個焦段區間的鏡頭,我們都可以稱為“標準”鏡頭。這個焦段也是人文攝影的最佳選擇。

35毫米鏡頭拍攝人文題材,稍加控制,就能得到符合人眼視覺習慣的片子。28毫米的控制難度要大一些,這個控制難度,主要是講邊緣變形。有畸變,也有透視變形的因素。我們看一些老照片可以發現,28毫米或者更廣的鏡頭拍攝人文題材時,邊角變形是個大問題。現代鏡頭的畸變控制已經很好了,但是透視變形還是很難控制,或者說基本不可能控制。

有些老法師給你講故事,說我只能用到28毫米鏡頭,嗯,主要就是這個意思。其他的,比如說攝入元素過多,導致畫面凌亂,破壞主題,分散觀眾注意力,這些都屬於你的技術水平問題,想辦法,自己努力提高就好,這個不是28毫米鏡頭的錯。

我的拍攝題材主要是人文攝影,以黑白表現形式為主。今天沒啥事情,隨便閒聊幾句35毫米鏡頭的使用。這個話題緣起經常看到有人問,35毫米鏡頭怎麼用,50毫米鏡頭怎麼用。怎麼用這個事情,說起來挺簡單的。一是大量學習,現在網上能夠買到清晰度很不錯的圖片,我大概買了上萬張,花了幾十塊錢。沒事就看大師們拍的片子。一遍一遍地看。猜測他用的是什麼鏡頭,什麼焦段拍攝的,拍攝的角度,用光,景深,想表達的意圖。二是模仿拍攝。模仿拍攝很關鍵,如果你立志商業攝影,模仿是必經之路。如果是街拍,或者專注人文攝影,這個要說實話,模仿之路很難。在人文攝影中,模仿的價值很小,幾乎為零。人文攝影需要你對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不斷的提高,具體地說,你需要學習的東西挺多的,美學,社會心理學,歷史文化,哲學......你跟大師的差距,不在鏡頭上,不在抓拍的技術上,也不在什麼決定性瞬間上,最終,只在修養的差距上。

但是技術還是很重要的一環。

人文攝影中,哪些屬於技術範疇?

第一是用光。一個合格的攝影師,人文攝影愛好者,必須要養成對光的敏感。光從哪裡來,光的角度,可能產生的效果,你在按動快門之前,心裡就要有數。一個基本的素質,到了陌生的環境中,你首先要確定主光源,然後考慮光圈,我的拍攝只用光圈優先,光圈決定景深,景深決定氛圍。

第二是景深。我見過很多攝影愛好者,玩了幾十年的攝影,對景深的理解,全靠相機傳遞的信息。就是說,他在拍攝前,對景深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大概,差不多,完全是模糊的認識。這說明什麼呢?說明他沒有鏡頭感。所謂鏡頭感,第一要素就是景深。你站在那裡,五米的距離,用的是35毫米鏡頭,用F1.4還是F4?F1.4的景深是多少,F4的景深是多少,在沒有打開相機電源之前,你應該已經清楚。使用相機確定景深,是被動的思維。而創作,永遠是需要主動的設定。當你在腦海中主動設定景深的時候,需要用什麼光圈,需要多少距離,這個焦段的鏡頭在這個距離、這個光圈下的透視效果,你就會了然於心。

第三,鏡頭感的培養。鏡頭感與景深的關係密切,景深與拍攝距離的關係密切。那麼,鏡頭感的培養,首先要精確的距離感。我剛學攝影的時候,是拉開皮尺估算距離。基本上兩三天以後,你對距離的認識就很清晰了。

前面站個人,離你多遠,心裡就有數了。然後,你就可以開始你的定焦之旅。是的,定焦。再強調一遍,定焦。學好一個焦距,你再用變焦。我說了你可能不信,大多數習慣用變焦的人,基本沒有鏡頭感。玩十年,玩二十年,還是那個水平。攝影入門一年後啥水平,二十年以後他還是那個水平,沒有什麼提高。他們一般會轉行器材黨,繼續堅持自己對攝影的熱愛。你和大師就這點差距,拍攝之前,他已經知道拍攝的效果,你是端起鏡頭,才知道可能會是什麼效果。

距離決定鏡頭的透視效果。最終你要拍攝的,就是某種透視效果下的片子。鏡頭感就是這麼簡單,精確掌握距離之後,景深範圍就呈現在你腦海中,透視關係一目瞭然,這些要素就是鏡頭感。按完快門,記錄下那個決定性瞬間後,你不會懊惱,尼瑪當時用F4就好了,為毛要用F5.6?

第四,鏡頭的選擇。其實相對於35毫米鏡頭,我更喜歡40毫米焦距。不過35毫米鏡頭選擇的餘地更大一些。簡單地說,商業攝影,包括婚禮攝影,35 1.4是剛需。人文攝影,F2.8的光圈已經足夠了,因為人文攝影對背景的交待是剛需,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介紹背景,兼顧主體與背景的關係。這一點,在學習大師們的作品中,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很少有大師專注於F1.4下的拍攝,不是說沒有,但是這種片子很少。我經常使用的光圈是F5.6,F8,距離五米,不超過十米。F8五米已經可以實現超視距全清晰,這多簡單,抬手就拍,不需要對焦。35毫米鏡頭的特性決定了它是一枚環境介紹為主的鏡頭,鏡頭中的人物,是環境中的人物,環境的比重大於人物,這是鏡頭視角屬性決定的。

說我要突出人物,不就得用大光圈?F2.8夠用嗎?夠用。不僅夠用,而且好用。你要考慮你的拍攝距離,如果你需要更大光圈的時候,說明你拍攝的目的,是要突出主體,這個時候,你應該考慮,靠近主體,直到兩到三米間。在這個距離下,F2.8已經夠用了。除非你一根筋,非要在五米處剝離和突出主體,讓它鶴立雞群。然而,特寫不是人文攝影的主要手法,在人文攝影中,超大光圈的特寫其實是一種錯誤。沒有環境介紹的人文,那已經不屬於人文攝影的範圍。注意區別用途,人像攝影與人文攝影是有區別的。實際上,在人文攝影中,距離主體越近,你可能選擇的光圈越小,這一點,與人像攝影是不同的。另外,F2.8的鏡頭,輕便,小巧,不引人注目。當年為什麼很多人用旁軸掃街?因為體積小,沒有傾略性,不引人注目。攝影師只是事件的旁觀者,如果可以隱身,那是再好不過了。

最後說一下鏡頭的選擇。總的來說,不推薦老鏡頭。我有一床的老鏡頭,貴的便宜的都有,35這個焦距的有一堆。有些鏡頭很有特點,比如徠卡的M 35 3.5,層次特別好,對於黑白拍攝來說,這種低反差高分辨率的鏡頭,是黑白拍攝的福音,畢竟後期好調整啊。可是現代數碼相機,幾千萬的像素,這些老鏡頭很難餵飽,除非在你的攝影中,內容為王,畫質不是考慮的重點。如果是這個拍攝風格,老鏡頭完全可以用。鏡頭的選擇,前面說了,大光圈不是剛需,2.8就很好,完全夠用。鏡頭素質,當然是越高越好,35毫米鏡頭,要兼顧幾個考慮,光圈,畸變,焦外,輕便性。攝影是個體力活,能省點力氣就省點力氣。

我們今天沒有說色彩。色彩對觀眾的心理影響很大。在人文題材中,為了加強主題,突出內容,很多時候,我們會選擇去掉色彩。黑白是一種提煉。嗯,不是說黑白就是高雅,黑白只是一種表現手法,一種取捨。去掉色彩的影響力,直指人心,這是選擇黑白的目的。是否選擇黑白,在於拍攝題材的屬性,並不是說人文攝影就等於黑白,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