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冬小麥赤黴病發生氣象條件適宜程度預報

一、預報意見

經綜合分析4月氣候趨勢、冬小麥生育進程、前期氣象條件、當前苗情、田間菌源等因素,結合多個赤黴病氣象等級預報模型集成結果,預測2020年江蘇省冬小麥赤黴病發生髮展氣象條件適宜程度總的趨勢為:蘇南和寧鎮揚地區較適宜;淮北較適宜至適宜;裡下河、東部沿海、沿淮為適宜、局部最適宜。

2020年江苏省冬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适宜程度预报

表1、赤黴病發生髮展氣象條件適宜程度與赤黴病流行程度對應關係表

二、預報依據

為做好今年的小麥赤黴病發生髮展趨勢預報,圍繞小麥前期生長期氣象條件特點、當前苗情、未來氣候趨勢特徵、生育進程等多個方面,通過省氣候中心和省植保植檢站的專家會商以及氣象部門內省市視頻會商等方式,對赤黴病發生髮展氣象條件適宜程度開展了深入分析,具體預報依據如下:

1、多個預測模式的綜合集成預報結果

基於海溫、大氣環流特徵量的赤黴病氣象條件適宜程度長期預測模型,預測今年江蘇省冬小麥赤黴病發生髮展氣象等級適宜程度總的趨勢為:蘇南和寧鎮揚地區較適宜;淮北較適宜至適宜;裡下河、東部沿海、沿淮為適宜、局部最適宜。

2、農業氣象條件特點及苗情長勢

(1)秋播期多晴好天氣,小麥適期播種比例高於上年,因乾旱部分田塊出苗不齊

秋播期多晴好天氣,播種進度快,全省小麥適期播種面積佔55.6%,比上年多7%。秋播期降水異常偏少,部分田塊出現旱情、局部高亢地區旱情較重,且山區灌水存在困難(儀徵),不利於小麥播種和出苗。2019年11月全省部分晚播的旱茬小麥因旱不能及時出苗,部分稻茬小麥播後因旱出苗不齊。11月23日開始我省降水明顯增多,持續旱情日漸緩解。至12月初,除豐沛地區及睢寧等外,土壤墒情總體適宜。

(2)冬季苗情基礎好,但氣溫異常偏高,小麥生育進程明顯提前,局部凍害重

全省2019年12月~2020年2月冬季各站平均氣溫3.6度(豐縣)~8.2度(崑山),全省平均氣溫6.1度,創歷史同期極值(全省各站平均氣溫除江都外也均創歷史同期極值),較常年同期偏高2.6度,屬異常偏高範圍。充足的光溫條件,使得小麥生育進程明顯提前,尤其早播田塊,2月上旬前後就已開始拔節,蘇中地區尤為明顯,比常年提早20~30天,據農業部門2月20日調度,全省有14.5%的小麥已經拔節(主要是去年10月底前播種的小麥,約500萬畝)。小麥基部節間明顯伸長,幼穗分化進程比較快,植株抗寒能力下降,同時旺長田塊也為後期倒伏埋下了隱患。不過氣溫偏高,利於晚播弱苗的轉化升級,三類苗比例下降。

2020年2月14日夜裡-16日,全省出現了一次大範圍雨雪降溫過程,24小時氣溫最大降幅達10~15度,降溫強度為近60年來歷年2月最強。16-18日絕大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均在零下,其中淮北、江淮之間和蘇南西部最低氣溫-6.4~-2.2度。低溫冰凍導致小麥發生不同程度的凍害,全省約2.5成小麥受凍(856.7萬畝),好在程度普遍較輕,部分已拔節的早播麥田嚴重凍害面積佔0.5%,出現主莖凍死。

(3)3月中旬前光溫水條件總體適宜,小麥長勢好,3月下旬先後遭遇暴雨、大風、降雪、倒春寒天氣,部分小麥出現倒伏和冷害

3月25-28日,先後經歷區域性暴雨、大風、降雪、低溫天氣,25-26日淮河以南出現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03個鄉鎮(街道)降水量達到50毫米以上,其中高郵、邗江、儀徵雨量均在100毫米以上,暴雨強度偏強,屬歷史少見,同時伴隨有8級左右大風,沿江蘇南地區28日還出現了降雪,最低氣溫降至0~1度,多種不利天氣疊加影響,導致局部小麥出現倒伏,裡下河局部田塊有積水,孕穗抽穗期小麥一度遭受冷害,所幸低溫持續時間短,影響有限。倒伏、田間溼度大、短暫的低溫冷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後期赤黴病發生的風險。

3、田間菌源充足

據農業部門各地3月中旬調查,田間稻樁帶菌率平均4.6%,為近5年最高,大多是上年的2-5倍。有研究表明,冬季高溫易使小麥赤黴病發病時的菌源數增多,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小麥感染病菌的風險程度。而今年冬季為1961年以來最暖年份,氣溫異常偏高利於菌源數的增多。

4、4月氣候趨勢對赤黴病發生髮展的適宜程度預估

據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4月降水量淮北地區45~55毫米,較常年偏多0~2成;江淮之間55~65毫米,較常年偏少0~2成;蘇南地區65~80毫米,較常年偏少0~2成。4月全省範圍內有2次強降水過程,發生時段為:4月中旬中後期(4月17日~4月19日)和4月下旬中後期(4月26日~4月27日)。4月平均氣溫全省一致偏高0~1度,淮北地區14.5~15.5度,江淮之間14.2~15.2度,蘇南地區15.1~16.1度。

根據近20年赤黴病不同發生程度下的氣象要素統計表明:當赤黴病發生程度達3~5級時,各地區抽穗揚花期對應的累積降水量範圍是48.5~54.6毫米、累積雨日範圍是7~9天、平均相對溼度範圍是70.7%~73.2%、降水持續三天或以上的雨日總數4~5天、平均氣溫14~16.9度,其中累積雨日、平均相對溼度、平均氣溫是關鍵氣象影響因子。

今年4月的氣溫基本都滿足赤黴病發生髮展的條件,從降水條件來看,4月上旬基本無雨,對抽穗揚花期早的蘇南地區,晴好天氣對赤黴病的發生發展有抑制作用。4月中下旬有兩次強降水過程,同時雨日相對增多,而從目前的生育進程來看,裡下河、東部沿海、沿淮地區的抽穗揚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淮北地區抽穗揚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若降雨時段和抽穗揚花期吻合度較高易致赤黴病菌的發育、釋放、侵染,因此小麥主產區需要高度關注。

三、農事建議

建議各地密切關注天氣信息,根據當地小麥抽穗揚花期的時間、赤黴病的發生發展趨勢,認真做好小麥赤黴病防治的準備工作,堅持“預防為主、主動出擊”,在揚花初期,堅持揚花一塊,防治一塊,努力做到精準防治、科學用藥,同時加強田間水肥管理,促進小麥春長春發。

來源:江蘇省氣候中心;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