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嗎?為什麼歐美三代機都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

推力矢量技術幾乎是五代機的標配,這對於整個戰機的機動性有著常規氣動控制面無法做到的機動動作,比如在11月6日在珠海航展上,殲-10BTVC矢量戰機做的“漂落葉”,就是常規戰機無法做到的。而這對於實戰就可以做到0半徑轉彎,佔據絕對的優勢攻擊陣位。

推力矢量技術給戰機帶來的是超機動性能,這讓五代戰機幾乎完全超越了四代以下戰機的機動性。這在近距離格鬥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地位,而這也是世界第一梯隊的軍事強國爭先發展的軍事航空發動機技術。美國說採用的是二元矢量控制技術,而俄羅斯這採用的是三元矢量控制技術,而我們也是三元矢量控制技術。

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嗎?為什麼歐美三代機都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

但是歐洲卻還不具備矢量控制技術,這不是歐洲國家不能研製,不是沒有基礎,而且這些國家過於分散,不能集中精力攻關矢量推進技術。單靠一家來進行研製確實難以為繼,就像歐洲聯合研製颱風戰機是一樣的。矢量推力控制技術主要在於核心的數字飛控系統。說白了,就是缺錢,和現實的迫切需求。

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嗎?為什麼歐美三代機都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

歐洲也並沒有研製五代機,只是搞出來一個颱風,一個陣風,最多算是4+戰機。達不到五代機,更不存在矢量推力發動機與之配套,那怎麼裝備呢?歐洲雙風戰機開發的九十年代,他們並不具備研製矢量推力發動機的能力。那麼自然對於現代戰爭而言,高技術武器越來越先進的今天,成本已經讓很多國家難以承受,那麼推力矢量技術更是讓歐洲有些力不從心。

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嗎?為什麼歐美三代機都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

可是對於美國,雖然擁有矢量推力發動機技術,但是其大量裝備的F-15,F-16,F-18這樣的戰機,卻沒有安裝矢量發動機。這是因為矢量發動機技術是要配合整個戰機飛控系統而設計的,那麼如果都安裝矢量推力控制技術,勢必會大大增加研發成本和採購成本。這讓本來就很吃緊的軍費,更會捉襟見肘的。

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嗎?為什麼歐美三代機都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

另一方面,美軍也沒有這樣的需求,這主要是在於美國擁有大量的五代機,包括187架F-22還有200多架F-35戰機,而且數量還在隨時變化中。完全可以應對四代機的威脅,短時間內根本沒有優勢喪失的可能。更何況還有擁有幾千架四代機呢?

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嗎?為什麼歐美三代機都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

所以,這就是歐洲國家不得不面臨的現實,也是歐洲不得不面臨的尷尬。曾經的航空業的輝煌,也只能代表歐洲的過去,卻無法在引領未來的世界主要軍事發展。再加上缺錢的尷尬,也讓壯志雄心的歐洲,最後也只能註定淪為二流軍事的境地。

推力矢量真的重要嗎?為什麼歐美三代機都不裝備推力矢量發動機?

美國一直引領著世界軍事發展的潮流,同時也代表著世界先進水平的標杆。但是對於龐大的對外戰爭消耗,讓美國在軍事發展上也是難以為繼。而先進軍事技術,也意味著高額的軍費投入,也讓美國債臺高築。矢量發動機同樣,也是這高大上的大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