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行千里擔憂母

“媽,別哭,過段時間會回來看您和爸的”。巫思親上車前安慰已81歲老母親,上車後他喃喃自語地說“爸媽生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有什麼用,老了還不是孤孤單單”。說著說著堂堂中年男子在.車上嗚咽地哭了,帶著對父母的愧疚與自責,還有幾分無奈。

去年下半年,85歲的巫思親父親一雙眼睛白內障開刀,未見好轉,視力越來越差,直至雙目不明,連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料。巫思親老母親一邊要照顧老伴,一邊還要興點萊,種點地,也夠辛苦了。巫思親說回來看到倆高興樣,忙前忙後燒菜做飯把他當客人樣招侍心裡難受,他走,看到父母失落樣心裡更難受。他哥哥姐姐都有各自原因,不在父母身也,自已一家三口分處三地,老婆在縣城飯店作服務員,女兒在六安上大學,自己在上海做瓦工。留在山村老家的只有年邁的父母。
兒行千里擔憂母

在農村,象這樣獨居老人的現象非常普遍,象巫思親父母都還健在的老人,還算好點,至少還有個說話的伴,有些獨自一人生活,失落,寂寞,孤單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有時,一時的離別,就是今生的永別。

錢奶奶老伴去年臘月因病離逝,過年時,她唯一的兒子把她接到城裡過,過完年後,錢奶奶過不慣城裡生活,兒子又把她送回農村老家,兒子放心不下,每天一個電話,有一天,電話打通無人接聽,再打,還是無人接聽,一連打好多遍,覺得不對勁,打電話叫鄰居看一下母親情況,發現老人斜倒在家中,77歲的她已過逝。電話在呎咫尺之遙……
兒行千里擔憂母

”房子有的住!看看,三家的房子就我一.人住,有三個兒子,又有什麼用,老了還是孤佬一樣!”許老爺子憤憤地說著。也不怪他生氣,去年也是這個季節,他一個人在家,想改善一下伙食,上午,上山挖春筍,突發腦梗到在竹園裡,到傍晚,鄰居沒看到老人回來,就動員全山村的人(也就一二十人)到竹林裡找,天下著雨,等找到許老爺子時,這個83歲老人已奄奄一息,趕緊送醫救治,還好,撿回了一條老命。

老人稍好後,三個兒子家人,也不得不各忙各的去了。為了生存也實屬無奈之舉。

隨著加速城鎮,農村遺留的老人越來越多。他們也許不缺物質濟養,但,孤單,寂寞象潮水般把們淹沒。

他們是多麼渴望親人關懷,親情的溫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