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證券——電子行業:從中芯國際財報看全球晶圓廠現狀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每週一談:從中芯國際財報看全球晶圓廠現狀

中芯國際發佈2019年財報。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16億美元,相比2018年的收入33.6億美元同比下降7.26%。不計阿韋扎諾200mm晶圓廠及技術授權收入的影響,2019年的銷售額由2018年的29.73億美元增加至3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

毛利率方面,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為20.6%,相比2018年的毛利率為222.2%。不含阿韋扎諾200mm晶圓廠於2019年及2018年的貢獻及2018年技術授權收入確認的影響,2019年公司毛利率21.55%,較2018年的19.1%提升了2.4個pct。

從技術節點來看,90nm及以下先進製程的晶圓收入2019年佔比50.7%,而2018年的佔比為49.9%。尤其是65/55nm技術的收入佔比由2018年的22.3%增加到2019年的27.3%,佔比提升了4個pct。

在先進製程方面公司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第一代14nm FinFET技術已進入量產,並在2019年四季度貢獻了約1%的晶圓收入,預計2020年將穩健上量。目前,第二代FinFET技術平臺開始持續客戶導入。

公司2020年目標是年度總營收增長11%到19%,毛利率維持在20%,預計2020年第一季將比去年第四季增長10%以上。

根據IC Insights數據,2019年全球晶圓廠產能前5名分別是三星、臺積電、鎂光、SK海力士以及鎧俠。三星2019年月產能達到293.5萬片/月(折算成等效8英寸產能),一家就佔了全球15%的晶圓產能。臺積電以250.5萬片/月的產能位列第二,市佔率是12.8%。

根據芯思想研究院的數據,按2019年單片晶圓收入排名來看,中華區晶圓代工廠中最高的是臺積電,然後依次是聯電、中芯國際、華虹宏力、力晶科技、世界先進。臺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28納米以下先進製程全年營收佔比為67%。由於臺積電的先進製程,特別是7納米制程的晶圓單價相對昂貴,使得臺積電的單片晶圓收入遠高於其他公司。

投資策略及組合:目前國外疫情相對嚴重,而國內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已穩步進行。國內晶圓廠的快速恢復和發展,將帶動上游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的增長。我們建議關注半導體材料領域已有產品得到下游客戶認可,特別是能得到全球一流晶圓代工廠,如臺積電等廠商認可的半導體材料公司。推薦組合:安集科技、華特氣體、兆易創新(603986)、三安光電(600703)、聞泰科技(600745)各20%。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低於預期;行業發展低於預期;疫情影響大於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