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賣包子的老嚴夫婦,錯不在一次付全款,真正的錯因是這個

《安家》播出已經很久了,但是和朋友聊起來的時候,大家還是會很惋惜那兩位賣包子的老人。

老嚴夫婦辛辛苦苦十幾年,花三百多萬在上海全款給兒子買了房,結果兒子讓媳婦的爸媽住了進去,反倒沒了老兩口的位置。

老兩口起初住在自家包子店裡,但是包子店裡不允許住,後來在徐姑姑的幫助下,全店的人幫忙搬家,才解決了老兩口的住宿問題。

可這個過程中,兒子連面都沒有露一下。

《安家》賣包子的老嚴夫婦,錯不在一次付全款,真正的錯因是這個

中國的小孩子獲得錢的方式,最快的便是過年的壓歲錢,那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每年一到過年,小孩子手裡錢多了,小賣部的東西都會被搶劫一空。

拿著長輩通過勞動掙得的錢去揮霍,自己沒有付出過勞動,那種花錢的快感,會讓小孩子忘乎所以。

如果此時,沒有一個長輩告訴孩子不勞而獲的道理,孩子就會覺得,不用付出勞動也能得錢,是一種天經地義。

和平時做一些家務事得零花錢相比,這就是一個大錢一個小錢的區別。

而如果因為有了大錢,就看不上小錢,因為有了不勞而獲,就不願意再去努力創造新的收穫,那就無異於坐吃山空。

只有自己努力掙得的錢,才有花的自由,才有花錢的底氣。

《安家》賣包子的老嚴夫婦,錯不在一次付全款,真正的錯因是這個

經常看到外國人會從小培養孩子通過幫父母做家務事,賺零花錢的習慣。

中國人太固執於禮教習俗,要麼覺得和孩子談錢,就是培養孩子往錢眼裡鑽,這樣不好。

要麼就是不想和孩子提錢,覺得養孩子到十八歲都不算,養孩子到結婚,結了婚還要養孩子的骨肉,那才是一個盡父母的職責。

這樣教育下的孩子,懂事的能體諒父母的苦衷,不懂事的一輩子賴著父母,也覺得理所應當。

而《安家》賣包子老兩口家的兒子,就是這麼想的。

《安家》賣包子的老嚴夫婦,錯不在一次付全款,真正的錯因是這個

他覺得父母為他做的一切,都是他們應該做的,他覺得,讓揹著行李的父母獨自離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因為,從小到大,在任何困難面前,都是父母在替他扛,都是父母在為他遮風擋雨。

他習慣了一切為了他操勞的父母,卻從來沒有真正體諒過父母的辛苦。

父母並沒有把子女培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人,反而給了子女太多的依靠,讓他們長不出羽翼。

老兩口都是本本分分的中國人,普通百姓。為兒子買房,在他們觀念裡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事。

但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兒子,沒能體諒父母一點,這絕對是教育的悲哀!

J.P.摩根說過:“得到一個真正的朋友並不容易,而想要失去一個朋友卻非常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是借錢給他。”

《安家》賣包子的老兩口錯就錯在了,讓兒子不勞而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