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吗?

你了解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吗?

第1阶段(1974—1976年):初级单片机阶段。

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属于中规模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尚未成熟,单片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1974年,美国Fairchild(仙童)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单片微型计算机F8,深受家用电器和仪器仪表领域的欢迎和重视,从此拉开了研制单片机的序幕。这个时期生产的单片机特点是制造工艺落后、集成度低,功能简单,而且采用双片结构。

第2阶段(1976—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阶段。

这时的单片机芯片内集成有CPU、并行口、定时器、RAM和ROM等部件,但CPU功能还不太强,I/O的种类和数量少,存储容量小,只能应用于比较简单的场合。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系列的单片机内集成有8位CPU、并行I/O接口、8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不大于4 KB,且无串行口。它是8位机的早期产品,并以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赢得了广泛的应用。

第3阶段(1978—1983年):高性能单片机阶段。

这时的单片机普遍带有串行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16位定时/计数器,片内RAM、ROM容量加大,且寻址范围可达64 KB,有的片内还带有A/D转换器接口。这时的单片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应用领域更广泛,许多家用电器均走向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发展道路。

这类单片机有Intel公司的MCS-51,Motorola公司的M6805和Zilog公司的Z8等。

第4阶段(1983年至今):单片机全面发展阶段。

各公司的产品在相互兼容的同时,向高速、强运算能力、大寻址范围以及小型廉价方向发展。出现了超8位单片机和16位及以上单片机,片内含有A/D和D/A转换电路,支持高级语言,主要用于过程控制、智能仪表、家用电器及作为计算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器等。具有代表性的有MCS-96系列、 NC公司的HPC16040系列、NEC公司的783XX系列和TI公司的TMS9940系列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