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做好事,一塊將好事做好——共同建設理性公益的生態系統

一塊做好事,一塊將好事做好——共同建設理性公益的生態系統

騰訊公司主要創始人、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兼榮譽理事長陳一丹

尊敬的各位嘉賓、公益夥伴、親愛的愛心網友們:

下午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與見證下,"99公益日"迎來了第五個年頭。

五年的進化

五年前,我們以"社會的痛點就是公益的起點"為使命啟程,和各方夥伴攜手並肩開始了一段漫長而前所未有的"造節"旅程,懷揣著用科技連接信任的初心、用創新打磨產品的匠心,從0到1共建了這個全民公益行動日。

五年一瞬,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當初那一粒小小的善意種子,在互聯網公益的土壤滋養下長成了一片茂盛的森林。過往四年, "99公益日"捐款人次從最初的205萬增長到2800萬,擴大了近13倍;善款總額從最初的2.28億元增長到超過14億元,提高了5倍多。在這背後,"99公益日"記錄了成千上萬個微小又宏大的故事,也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公益的演進。

有人說,"99公益日"每一年都不斷為中國互聯網書寫著溫暖的新紀錄。五年之際,今年的"99公益日",實現了兩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就。一是參與的慈善組織超過了一萬家,二是參與的企業也超過了一萬家。獨木難成林,百水匯成海。這兩項"破萬"紀錄的誕生,意味著"99公益日"不僅在個人用戶端形成具有全民效應的社會活動,同時也在企業和機構端構建起更具廣泛影響力的互聯網公益生態。

在我看來,捐贈數據和參與規模增長的背後,更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公益理念的普及和深入。從人人可公益、指尖公益到去年"99公益日"得到社會呼應的理性公益,這種從指尖到心間的理念進化,配合愈發多元化、技術化、創意化的公益場景,真正讓公益成為了一種理性的態度和生活方式。

如果說"99公益日"是一個具有深厚互聯網特性的產品,那"進化"一定是它的核心基因。

2015年第一屆"99公益日"初試啼聲的"一起捐"創新模式,充分凝聚了社交+公益的效應。移動互聯網、"配捐"的機制,成為了在公益行業內引發深遠影響的愛心槓桿,撬動了更多的善念。

2016年,邁入2.0版本的"99公益日"致力於發揮透明的力量,面向幾千家慈善組織推出專業的財務披露模板,力求讓用戶捐出的每一分善款都能看到最真實的回饋,也幫助機構夥伴更好地修煉內功。2017年的"99公益日"繼續推出升級版的透明組件,針對公益項目上線了史上最嚴的准入門檻,促使機構建立起更專業的信息披露機制。2018年第四屆的"99公益日"進一步"開源化",邀請上百名專家、學者、媒體、律師等行業內外的夥伴進行規則共建。在產品層面,推出了"冷靜器"這個被稱作"首個攔著不讓你捐款"的功能,在捐助前"多想一秒"的冷靜,使公益行為更源於理性和信任,這將更好地幫助公益行為融入我們的日常習慣。

這五年,我們不斷努力,將互聯網的產品能力、連接能力融入公益慈善事業的創新中,與公益夥伴和愛心網民一起,共同建設並共同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公益從感性到理性的深層進化。

理性公益的效應

去年的"99公益日",我們提出了"理性公益"的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和行業夥伴的認同。在今年5月份的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上,超過2000位慈善組織負責人、企業公益負責人共同探討理性公益如何助力行業發展,公益夥伴之間、公益與企業之間如何通過"傳幫帶",形成主體多樣、跨界合作、持續發揮作用的公益生態。

我們欣喜地看到,"理性公益"正在更廣闊的領域生長進化。理性精神,正幫助整個公益行業愈發健康而持久。許多小而美的草根公益項目和機構,也能走上更專業的成長道路。

今年的"99公益日",將為慈善組織之間的共生共建提供助力。規模較小的慈善組織可以與頭部的專業機構進行公益項目的聯運,在提升籌款效率的同時,也能幫助更多小而美的項目提升項目進展、財務披露等透明能力。除了原有的大型企業和團體之外,中小型愛心企業和愛心團體與品牌慈善組織有序聯動,線上線下形成愛心合力。通過類似"師傅帶徒弟"的模式,讓理性公益的理念得到更多踐行。

理性公益,科技向善。今年的"99公益日",我們將持續創新、產品迭代,推出"全民愛公益"、"愛心接龍"和"集小紅花"等多項創新交互方式。

理性公益的背後:信任和效率

有人說,99公益日是"現象級"的公益嘉年華。在我看來,現象的背後,是全社會越來越大的公益熱情和公益力量。越是這樣,越要把公益熱情和公益力量鞏固在理性公益的機制上。

公益現象和數據的背後,如何保持持續的常態才是重要的。冰山上的現象是大眾容易看到,冰山下的狀況,慈善組織、公益平臺更要關注,還要關注冰山下的生態平衡和洋流走向。

理性公益的內核,是要讓透明、信任和理性的力量能夠力透萬鈞,突破頑固的冰層,下沉到更深的基底,才能讓整個公益生態圈更為健康、蓬勃、有生命力。

今年99公益日,我們更加關注慈善組織的執行力和效率,更加關注執行機構的效果數據,更加關注捐贈人對項目的認可度,更加關注受助人的反饋和數據。

今年99公益日,我們倡導各方共同建設理性公益生態系統,關注與投入到捐贈人、慈善組織、受助人三者的長期連接,建立長期的慈善信任,建設長期的公益效率。

理性公益的前方:細水長流

有人說,99公益日,是公益圈一年一度盛大的節日。在我看來,99公益日也是檢驗和持續提升公益生態的好契機。

可以透露的是,根據數據,今年"99公益日"活動結束後,騰訊公益將會聯動各方,共同探討和建立一套"理性評價體系",在公益項目展示時,更多展示項目實際執行效果、機構運營能力、創始人或負責人口碑,以及這個公益項目在同類型項目裡的綜合實力和示範效應,這些都會為未來公眾選擇和長期關注哪些慈善組織、哪些公益項目提供重要的理性依據。

同時,未來騰訊公益也將持續努力探索,對機構和項目進行激勵時,不簡單以籌款指標作為評價依據,更多會評估它們在透明化、專業化運營方面的示範效應,以及願意主動突破、探索新模式的創新意識,並將更多的資源分配給在上述兩個方面有努力和實際成果的機構。以理性為內核、以技術為手段,讓公益項目和公眾之間建立更穩固的連接。

涓涓細水,匯成公益的大海;任潮起潮落,細水總長流。讓我們共同建設理性公益生態系統,讓源源不斷的慈善熱情匯聚為巨大的公益力量。

踏入九月,我們都會迎來弘揚中國人慈善美德的"中華慈善日",我們都會迎來凝聚中國人公益力量的"99公益日"。

99公益日,一塊做好事,一塊將好事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