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文物故事(32)——林則徐《析產鬮書》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爆發,波及全國。在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月26日24時起,我省新冠肺炎疫情中風險區由執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執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級二級響應,將低風險區由執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執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級三級響應。

  雖然無法和您齊聚一堂

  線上送展,我們溫情不打烊、精彩不缺席

  不過光看展覽是不是覺得還不過癮

  為此我們從2月28日起推出

  為您特別策劃的林則徐文物故事

  以林則徐文物為主題

  展現其清廉為政、梅鶴家風、愛國為民等事蹟

  讓大家在“講故事、聽故事”過程中

  感受林則徐偉大的人格魅力


  防控級別雖降,防護意識不減!

  期待在抗擊疫情勝利之後

  我們結束彼此的“宅家”生活

  相約在這一片綠榕蔭裡!


  現在讓我們一起解讀林則徐《析產鬮書》,瞭解它背後的故事!


林則徐文物故事(32)——林則徐《析產鬮書》

林則徐《析產鬮書》局部

  在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內珍藏著許多與林則徐相關的文物,本期為大家介紹的是林則徐《析產鬮書》。鬮書橫31cm,縱14cm,全文506字,寫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正月。當時63歲的林則徐眼見三個兒子,長已成名,少亦舉業,而此時自己與妻子年歲已高、疾病纏身,便在陝西巡撫衙署養病期間,立下了《析產鬮書》對家產進行了分析和處置。通過這份《析產鬮書》,我們可以感受林則徐清正廉潔的一生和嚴謹節儉的家風。

  在鬮書開篇林則徐首先交代了這些田宅的由來。宦海浮沉三十餘年,他並沒有親手經營過田宅,現有家產,一部分是父親林賓日生前把他寄回家貼補家用的銀兩省吃儉用後略置田地、房屋,死後留給他的一份;另一部分是妻子鄭淑卿曾在回家時添買了幾處零產,“合計前後之產,或斷或典,田地不過十契,行店房屋亦僅計二十三所”。

  “除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連西邊一所,仍須留為歸田棲息之區,毋庸分析外,其餘田屋產業,各按原置價值勻作三股,各值銀一萬兩有零,即每股或有多寡,伸縮亦不過一兩百兩之間,相去不遠。”文中,林則徐寫到只留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連西邊一所,作為自己晚年回福州安享晚年之宿外,其餘的均勻按照三股劃分給三個兒子,每人所得甚少。林則徐雖官至一品,並曾多次擔任“肥缺”,但現有家產積蓄僅值白銀三萬餘兩,且無現銀可分,足見其為官之清廉。

林則徐文物故事(32)——林則徐《析產鬮書》

林則徐《析產鬮書》局部

  林則徐給子孫所留家產雖然不多,但他卻給子女留下了嚴謹、節儉的寶貴家風。在鬮書篇末他囑咐兒子道:“產微息薄,非儉難敷,各須慎守儒風,省嗇用度。”還告誡:“凡我子孫,當念韓文公所云‘辛勤有此,無迷厥初’之語,倘因破蕩敗業,即非我子孫矣!”字裡行間,透露著他對後代的殷殷厚望和敦敦教誨。林則徐一生歷官14省,家人聚少離多,但他對子女的教育從未放鬆,也不溺愛放任。

  曾國藩在聞得林則徐家書後說:“聞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撫二十年,傢俬如此,真不可及。吾輩當以為法”。林則徐不僅身體力行、嚴於律己,也殷切希望子孫後代能夠形成“清廉勤儉” 的家風,在那“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封建年代,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也表現出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思想境界。


  析產鬮書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1847年)


  父諭吾兒汝舟、聰彝、拱樞知悉:

  餘服官中外已三十餘年,並無經營田宅之暇。惟祖父母在時,每歲於俸廉中酌留甘旨之奉,祖父母不肯享用,略置家鄉產業,除分給汝四叔外,有留歸餘名下者,載在道光丙戌年分書,汝等亦已共見。嗣於庚寅年起夏再出,至今未得回閩,惟汝母中間回家一次,添買零產幾處。合計前後之產,或斷或典,田地不過十契,行店房屋亦僅二十三所,原不值再為分析;而吾兒三人,長已成名,少亦舉業,爾等各圖遠大,當不借此區區。但餘年已六十有三,汝母亦屆六旬,且有廢疾,安能更為爾等勞神照管?汝輩既已長成,自應酌量分給,俾其各管各業,除文藻山住屋一所及相連西邊一所,仍須留為歸田棲息之區,毋庸分析外,其餘田屋產業,各按原置價值勻作三股,各值銀一萬兩有零,即每股或有多寡,伸縮亦不過一二百兩之間,相去不遠。合將應分契卷檢付爾等分別收執,其應行收租者各自收取,如因中外服官不能自行經管,亦各交付妥人代理。將來去留,鹹聽爾等自便,我亦毋庸過問。惟念產微息薄,非儉難敷,各須慎守儒風,省嗇用度,並須知此等薄業購置甚難,凡我子孫,當念韓文公“辛勤有此,無迷厥初”之語,倘因破蕩敗業,即非我之子孫矣。再目下無現銀可分,將來如有分時,亦照三股均勻,書籍、衣物並皆準此可也。茲將所分三股產業開載於左。此諭。共錄三紙,爾等各存一紙為照。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孟陬吉日,竢村老人親筆書於西安節署小方壺。


  撰稿:林念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