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正歡時,你可想過它是入侵物種?這國人拿它沒轍

“你怎麼可以吃兔兔呢?!兔兔明明那麼可愛!”多數四川人聽到這句話應該都會很鄙夷地翻一個巨大無比的白眼,繼續吃自己鍾愛的麻辣兔頭或者冷吃兔。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小東西,卻讓澳大利亞政府傷透了腦筋!

話,還得從18世紀說起。


吃得正歡時,你可想過它是入侵物種?這國人拿它沒轍

英國人殖民澳大利亞

那時候英國人在澳洲初來咋到,帶來了一部分作為食物的家兔。家兔的生存能力是很差的,跑那麼幾隻出去其實問題不大。但怪就怪在,有些英國人看著澳大利亞多為平原,適合狩獵,就尋思著要用狩獵緩解一下思鄉之情。一個叫托馬斯•奧斯汀的人就拜託自己遠在英國的家人郵寄一些活的可供狩獵的動物給他,這其中就包括了歐洲野兔和灰家兔。托馬斯把這些動物放在野地裡等它們亂跑,自己騎著馬帶上獵槍去狩獵這些動物。他原以為這些動物數目不多,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他一定想不到的是,他引入的這些兔子,給澳大利亞帶來了一場生態災難!

其實一開始很多人出於兔子的經濟價值還是蠻高興的,但後來澳大利亞人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兔子肉可供食用,兔子皮毛可做衣服,不少人就靠著這些抓也抓不完的兔子發家致富奔小康了。但後來這些人發現了問題所在:數量過多的兔子,會和當地的食草動物擠佔草場,造成畜牧業減產;而且這些兔子,也會威脅到澳大利亞許多珍貴的本土物種,可以說是危害極大。


吃得正歡時,你可想過它是入侵物種?這國人拿它沒轍

這是一張老照片,展示的是捕殺野兔售賣的澳大利亞農民

其實這個事例,也在高中生物學課堂上作為一個討論案例講解,不知各位讀者看到這裡,會想出什麼消殺的辦法呢?筆者還始終記得當初討論的有趣場面:有同學說機械捕殺,有同學說投放藥物。但前者畢竟人力有限,而後者則會導致其他動物食用到有毒的草料或兔子屍體,造成誤殺。這時候就有人提出,引入兔子的天敵來殺滅它們,比如一些食肉動物。但問題在於,如果引入這些動物,很可能在澳大利亞造成新一輪的生態危機。

這時候有同學提出了一個很驚人的觀點:引入中國人……生物老師聽完微微一笑說,引入中國人的話,可能造成澳大利亞的本土物種滅絕,中國人畢竟很能探索新食材。

玩笑歸玩笑,澳大利亞政府起初確實是採取了物理捕殺的做法,但收效甚微。後來又選擇了拉起長長的網,企圖圍住兔子。但問題在於:兔子會打洞的啊!這些鐵絲網不但沒有圍住兔子,反而使得袋鼠等本土物種常常會被網卡死,結局也是很諷刺。後來也有一種做法是用拖拉機拉著帶尖刺的東西破壞兔子的地洞,雖然這個方法理論上講比較管用,環保的同時也可以把兔子一窩一窩地打淨,但是物理捕殺的通病就是——費時費力效率低啊!這讓人們開始動其他方法的腦筋。


吃得正歡時,你可想過它是入侵物種?這國人拿它沒轍

溴鼠靈蠟塊

物理捕殺不行,那化學消殺可以嘗試一下吧?也有不少人想到了這個方面上。人們一開始採用的是一種以白磷為主要成分的毒藥,白磷本身有劇毒,但分解過後會生成對大自然無毒的磷酸,看上去還OK。不過學化學的小朋友應該知道,白磷這東西溫度一高很容易自燃,澳大利亞氣候乾燥,在兔子氾濫的草場也不缺可燃的乾草,真引起火災了後果可以參考今年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後來常用的則是氟乙酸鈉和品酮兩種也常用於滅鼠的藥物。在2011年,澳大利亞政府空投了幾百噸含溴鼠靈的誘餌殺滅數量依然很龐大的兔子。這些藥物消殺的效率倒是很高,但通病在於會汙染環境。僅說澳大利亞在2011年的消殺,就導致成千上萬的鳥類因為食用有毒的兔子屍體而死亡,且絕大多數地表植物也因為有毒的誘餌枯萎。


吃得正歡時,你可想過它是入侵物種?這國人拿它沒轍

這是一隻正在捕食兔子的狐狸,然而狐狸們到了澳大利亞就開始“耍滑頭”了

於是澳大利亞人開始琢磨著生物防治。一開始,他們引入了兔子的天敵狐狸,認為狐狸可以控制兔子的數量。可狐狸又精明得誰都意想不到:它們放棄了捕食兔子,轉而去捕食那些人類飼養的動物,誰叫人類圈養的動物更好捕食呢?而且狐狸的增長速度再快,也很難控制兔子的數量。

科學家們這時候想到了引入病毒。在引入病毒的時候其實也得小心謹慎,只能選擇對兔子有致命作用的而不能危害到包括人類的其他生物的病原體。人們按照這個思路選擇了一些可以使歐洲野兔得病的細菌和病毒並進行了投放,卻發現效果不佳:澳大利亞比較乾旱,不適合適應歐洲溼潤環境的病原體傳播和繁殖。後來科學家們終於放出了一個很厲害的武器——粘液瘤病毒。這種病毒是痘病毒科的一員(看過本煤球上一篇文章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天花病毒也是這個科的),屬於雙鏈DNA病毒。粘液瘤病毒對兔子來說比天花病毒對人來說還可怕:不但存在接觸傳播,蚊子和一些兔的寄生蟲也能傳播這種病。得病的兔子身上會出現很多腫瘤,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等都會受到損傷,病兔也會在一週到半個月之內死亡,可以說喪(gàn)心(dé)病(piào)狂(liàng)了。


吃得正歡時,你可想過它是入侵物種?這國人拿它沒轍

粘液瘤病毒電鏡照片,和天花病毒一樣長得像塊磚頭

一開始挺有成效的,經過改良的粘液瘤病毒在投放後確實造成了澳大利亞5億隻兔子的死亡,然而,生物防治的副作用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粘液瘤病毒提供了一個人為的自然選擇環境,那些帶有粘液瘤病毒抗體的兔子就活了下來(大家有沒有想起英國在新冠疫情前選擇的“大眾免疫”?代價就有這麼慘烈)。科學家們不甘心,又引入了另一種十分適應澳大利亞本土氣候的病毒來殺滅兔子,然而還是讓那些帶有抗體的個體活了下來。更慘的是,其他地方的兔子一不小心攤上這些病毒就倒黴了,它們沒有抗體,簡直就是死傷無數……

澳大利亞的兔子真的給了我們很深刻的啟示:大家不要在不瞭解的情況下購買一些奇寵異寵,萬一不小心逃逸了或者不想飼養時把它投放到自然中時很可能會造成生物入侵,進而引起巨大的生態災難!在引入作物時也要嚴加小心,進口蔬果等也需要嚴加檢疫,否則會跟澳大利亞的兔子一樣,後果不堪設想啊!

這一次大家有沒有想到一些因為隨意引入物種而導致的生態災難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