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从生死的高度来反思人生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皆是由于因缘相聚而存在,又因因缘离散而消失。这就是“缘起论”。天地万物,莫不如此。

举例而言,今天能够相聚在一起,就一定要有时间,要有场所,要有人物,要有便捷的交通等等才能够成事。

如果只是我有空,你没有空,见面的因缘就不具足。

幸福就是从生死的高度来反思人生

因缘不足,擦肩而过,可能也就是茫茫人海中的永诀。

“因”有主因和次因之分,不同的因交互作用,就形成了殊异的缘,展现出世界上不同的形态和人生中奇妙的际遇。

人生就是因缘观的一种印证。

无数往哲先贤经过青年时的苦读,中年时的拼搏,晚年时的返璞归真。

最终站在生与死的高度之上来反观人生时,发现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抑或多么落魄,曾经多么痛苦或多么快乐,曾经多么爱恋或者多么憎恨,曾经认为人生多么漫长或多么短暂,最终都只能承认人生不过是一个过程而已。

幸福就是从生死的高度来反思人生

逝者如斯,一去不返。当能够了解人生的这种根本性质,心就能安于当下,不纷驰、不困扰、不计较、不攀比,于是就能快乐而阳光地活着。

幸福就是从生死的高度来反思人生,从而积极进取。

一念清净,幸福就无时不在;一念计较,痛苦马上纷至沓来。

当内心清净时,身体的功能便会次第开启,你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体验。

《文心雕龙》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巧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

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兴会体验只有身心同在,极度宁静的状态下才能够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