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上聯:“良田不給外人耕”,乞丐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除了秦朝以法家治國外,其餘各朝各代基本都是以儒為治國之道。

雖有外用儒家仁義以治天下之民,內用王道政法以安天下之治。

而所有儒生的最高追求當屬修齊治平。


才女上聯:“良田不給外人耕”,乞丐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史上歷朝歷代不乏開國功勳、中興名臣抑或國之棟樑。

更有甚者,挽國家於天之將傾。而中興名臣與末代名臣則更令人欽佩。聞名的中興名臣有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張居正。

而末代名臣則有大明袁崇煥、晚清左宗棠之流。都是古今公認的修齊治平做到極致的人。

而這其中的左宗棠更是佼佼者。

話說左宗棠自幼天資聰穎,八歲就能做文章,十三歲參加童子試得第一名。

時人都說假以時日,此子必宰天下。他也是恃才傲物、在湘南一帶頗有才名。

一直到二十多歲,一直未能中第。時值草長鶯飛的季節,當地有個周姓的富戶因為女兒已經二十歲了,還未嫁。

在當時已然能算是一個大齡女子了,周家是個書香門第,家中的女子也大都有才學,於是為了招親,就搞了一出對聯招親。

鼓勵周圍有真才實學的青年人來試試。左宗棠的朋友深知他有八斗之才,於是慫恿他來。

但是他一直認為好男兒應該先成家後立業,但是磨不過朋友就來試試。

才女上聯:“良田不給外人耕”,乞丐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周母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上了他,隨口出上聯:鴻是江邊鳥;左宗棠應聲答道:蠶為天下蟲

於是再出上聯:鳳凰遍體文章;左宗棠道:螃蟹一身甲冑

周母出上聯:解解解元之渴;左宗棠略一思考道:卜卜卜士之命。再道:胸藏萬卷聖賢書,希聖也,希賢也;

左宗棠沉思片刻道:手執兩杯文武酒,飲文乎,飲武乎?

幾副對聯下來,周母知道此子不僅樣貌不凡,更是有真才實學,於是放心將女兒嫁給他。

當然這些都是名人的風流趣事,要說到民間有沒有這樣的事兒,那自然是有的。

話說大清朝江南揚州一帶,有個風塵女子因為樣貌清秀兼才華出眾,深受來捧場的讀書人的喜歡。

才女上聯:“良田不給外人耕”,乞丐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很快就有一個公子為她贖了身,二人婚後琴瑟和鳴,生活當真是美好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富家公子因為一場急性病去世。她就成了個寡婦。但是她只是想找個踏實的老實人過日子。

於是就以對聯的形式來招親,聯曰:“良田不給外人耕”,這上聯看起來簡單,卻蘊含了女子的期望以及初衷。

在場的眾人一時抓耳撓腮,不料旁邊一個乞丐張口答道:“沃土只能自己種”,同樣是樸實的下聯,也包含了乞丐對女子的真性情。

這女子看乞丐能對上,也算有幾分文采,看著也很踏實。於是下嫁給一個乞丐,一時傳為坊間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