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三要素”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旧有的生产关系与飞跃的生产力之间不相适应即是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推进,智能社会已然来临。

消费者成为创造智能化的主体力量,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

消费者的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休闲时间和消费款构成了智能化的“三要素”,已成为一种全新的超级生产资料。表现在:

一是 消费者的智能手机是覆盖全球的、免费的、超级基础设施;

二是 消费者的休闲时间是互联网的水电气,是人工智能的启蒙老师;

三是 消费者的消费(佣金)是互联网平台的利润和资本。

但现在依然沿用工业社会的分配规则,消费者拥有的超级生产资料的名义所有权与实质支配权分离,消费者创造的巨大价值的一部分被记入少数科技公司名下,一部分以免费共享的方式闲置。

绝对贫困消除之后相对贫困差距加大,这也是全球经济问题、债务问题、货币问题、贸易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中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

消费者即全民,承认消费者的价值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股权共享承认消费者的贡献,建设全民与中国制造联合持股的公共网络,让公共网络的股权价值成为全民和中国制造的新增基础资产和信任纽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日益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要稳定器和强大正能量。

而无论肤色、无论文化、无论信仰、无论国籍、无论职业,全世界人民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即消费者。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突破现有的由西方国家设定好的制度规则框架,

率先建成以消费者为主体的公共网络,吸引全世界消费者共享智能社会成果,

这既是“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也是大国担当的具体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