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的至理箴言: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抵挡外界纷扰


全球疫情下的至理箴言: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抵挡外界纷扰


再过两日,武汉即将解封。然而,世界各地的疫情仍然汹涌,全球疫情对经济、外贸等的各项冲击更是短时间内不会缓解。

全球同此凉热,人心仍然慌慌。

但是心慌不仅于事无补,更会让我们迷失方向。

其实,世态越不平,保持内心的安稳与宁静越重要。

正如《大学》所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内安静才能专注,专注才能让我们把稀缺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注意力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全球疫情下的至理箴言: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抵挡外界纷扰


养心在静,静能修身养性。

心静下来,才有苏东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

心静下来,才能抵达六祖禅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心静下来,才有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超脱。

心静下来,才有程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闲适。

心静则安,心安则祥。

正如周国平所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全球疫情下的至理箴言: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抵挡外界纷扰


心浮气躁是心静的大敌。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质,开悟需要多久?”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如果我加倍苦修呢?”

禅师说:“二十年。”

学僧很疑惑:“如果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呢?”

禅师说:“那样你永无开悟之日。”

学僧惊讶:“为什么?”

禅师说:“当你只看见结果,就无法静下心来,也就永远得不到结果。”

在这个快节奏社会,很多人都如同故事中的学僧一般急于求成,甚至投机取巧;有的人更是心浮气躁,不靠努力和拼搏,一心只想通过捷径去达到目的。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人需要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才能修得清净之心。

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不看、不听、不想,才能心生清净。


全球疫情下的至理箴言:只有内心宁静,才能抵挡外界纷扰


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心静了,一切就看开了。

人的成熟,多半是从拥有一份渴望已久的淡然心境开始的。

朝对流露,暮听寒蛰,看小桥流水,叮咚入韵;过石径人家,幽静成诗,这次第,即便身处杀声盈耳的战场,也是心如止水,恬淡怡然宛如池中游鱼,又如雨后新荷。

正如宋代诗人“梅妻鹤子”的林和靖,舍去名,舍去利,舍去高屋广厦和市井繁华,隐居西湖孤山脚下,草庐为居,在屋前屋后种满梅树,靠着卖梅子的钱维持简单的生活。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林和靖还常常驾一叶扁舟,往来烟水之间;或倚在老梅树旁,看白鹤起舞。有时诗兴大发,随口吟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一生过得诗情画意。

真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这简单的平淡里,就藏着人生的丰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