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這部電影的名稱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國王”、一個是“演講”。演講不難理解,指的是喬治六世如何在自己的妻子和治療師兼朋友羅格的幫助下,一步一步戰勝自己的口吃的問題。但實際上,影片隱藏了“國王”這一種藥線索——喬治六世是如何成為一個國王的。

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喬治六世在小的時候因為被強制從左利手改為右利手、矯正膝蓋外翻、受到周圍人們的嘲笑和體罰的原因,成年之後的他有了嚴重口吃的問題。但與此同時,這些周圍的人對他的行為,其實是對他不認同的一種表現,嚴重的打擊了他對自己的自信心。這就造成了他第一想法總是去滿足他人的期望,而卻忘記了做自己。也正因為如此,他也沒有自信去成為一個國王。

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喬治六世真正對自己國王的身份取得認知是羅格坐在他的寶座上的時候。他大聲的對羅格說:我是你的國王,我的聲音有分量。然後羅格認同了他的話,說:是的,你有。

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從小活在周圍人的質疑中,缺乏關愛的喬治六世習慣了去按照他人的評價生活,於是他總是在心裡否定自己,否定自己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國王。但當他長時間的與羅格相處,並說出“我是你的國王”之時,他終於意識到,雖然其他人對自己有各種各樣的看法,但只有自己能夠認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於是,他對羅格說“我是你的國王”的時候,其實是他終於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而這份他對於自己的接受,才是他治療自己口吃問題的上好良藥。

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在喬治六世成功的完成了他的演講之後,羅格對他說他在演講時發“W”的音時還是有一些結巴,但他卻可以不再在意、甚至輕鬆的說不能說的太流利,因為會被別人懷疑是替身。而他之所以會這樣回答,正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口吃已經能夠正式的面對,接受了自己就是一個結巴的同時,也是一個國王的身份。

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從此,喬治六世可以不用再糾結他過去的生活、那些被嘲笑、被忽視的過往。隨著他對自己自我認同感的不斷提高,他也通過了演講這一方式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並作為一個稱職的國王、鼓舞了他治下的整個國家。

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有人考證發現,其實歷史上的羅格醫生是由醫生執照的,但在電影裡卻沒有。為什麼要做這樣改編呢?我想這其實同樣對應著故事的主題。行醫執照,代表社會對羅格的認同。但一個沒有行醫執照,卻有著治療國王口吃能力的羅格其實更能對應一個不被周圍人認同,卻能成為一個好國王的喬治六世。

評《國王的演講》: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憑什麼要別人看得起你?

在你的周圍可能有很多人不信任你、不認同你,但那又怎樣呢?那始終是別人的看法。只要你對自己是認同的,擁有自我認同的意識,接受現狀,並用這種自我認同的力量去勇敢的做自己。不妄自菲薄、不驕傲自滿。當你真正的做到做你自己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漸漸地贏得身邊人的尊重。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隱藏的暗線——“國王”二字想要告訴我們的:“自尊的人,才能被人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