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國寶“金龍”,竟被博物館內部人員盜走, 熔化成首飾,太可恨

文物被髮掘出來,一般都是放在博物館裡,而過去因為監控、安保等設施的不完善,時常發生被盜事件。但其實現在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外盜的可能性已經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了,博物館要防的,其實是內盜!國內外的博物館,在過去被內部人員盜竊的事件數不勝數。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件被盜文物,是一隻金龍!

遼代國寶“金龍”,竟被博物館內部人員盜走, 熔化成首飾,太可恨

發生在20多年前,某博物館人員在清點文物時,發現一玻璃櫃中的一件遼代金龍消失了,博物館懷疑是遭人盜取後立即報警。因為當時的文物保護技術不到位,沒有攝像頭等可查詢線索,導致這件被盜金龍案件一直無法破解。不過博物館人員和警方並沒有就此結案,而是一直追查下去。直到8個月後,警方突然轉換想法,認為"既然金龍是國家文物,被盜後除了會出現在地下文物市場,會不會被熔為了黃金或者黃金首飾呢"。

遼代國寶“金龍”,竟被博物館內部人員盜走, 熔化成首飾,太可恨

在這想法的驅使下,工作人員將當地的金店以及打造首飾的店鋪都詢問了個遍,最終發現了一條極為重要的線索,有金匠說"前不久有人將一件陳舊破損的金首飾讓我給他做成金鎦子,當時我還納悶了,一般都是拿著金子來做成首飾的,怎麼會有人反過來做呢"。經過調查,金匠所說的這件"破舊首飾"其實就是博物館被盜的金龍,只不過這金龍被砍成了幾截,而盜取文物之人便是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遼代國寶“金龍”,竟被博物館內部人員盜走, 熔化成首飾,太可恨

但遼代金龍被盜這個案件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文物還沒有追回來。根據盜取文物之人交代"遼大金龍有一部分被自己鑄成了金子,還有一部分被丟在了護城河,至於自己為何這麼做,是因為事情已經過去了8個月,以為警方早已放鬆了警惕,但後來知道追查到金店後,慌張之下就將剩下的文物丟在河中"。

遼代國寶“金龍”,竟被博物館內部人員盜走, 熔化成首飾,太可恨

這結局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工作人員居然監守自盜盜取博物館中的文物,而這麼一鬧,博物館損失不低於800萬。因為文物的價值在於歷史、藝術價值,這條珍貴的金龍被熔為首飾後,這價值就沒有了,剩下的只有黃金的市場價值。

遼代國寶“金龍”,竟被博物館內部人員盜走, 熔化成首飾,太可恨

博物館專家聽說之後,心痛得直抹眼淚痛哭,原先價值1000萬的文物,如今連1000塊都不值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賣給文物販子呢,至少追回來還是完整的,這種毀壞文物的內賊,實在是太可恨了!

遼代國寶“金龍”,竟被博物館內部人員盜走, 熔化成首飾,太可恨

案子雖然破了,但珍貴的金龍卻是沒了,所以我們只能希望如今現在有的能被更好地保存,畢竟這都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智慧的傳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