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什麼終止了轟炸開國大典的計劃?

【蔣介石為什麼終止了轟炸開國大典的計劃】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主持開國大典,宣告新中國的成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而對於敗退臺灣的蔣介石來說,派遣飛機轟炸天安門,也是一次打擊大陸的絕佳機會。開國大典被破壞對新中國的威望會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事實上蔣介石已經和臺灣空軍司令周至柔密謀了很長一段時間,臺灣當局當時空中力量還比較有優勢,因此周至柔對這次計劃信心滿滿,就等蔣介石一聲令下。

但是到了10月1日當天,臺灣空軍已經整裝待發,蔣介石卻遲遲沒有下達轟炸命令。

空軍司令周至柔致電蔣介石:“校長,再不起飛,我們就很難按照計劃到達了。”

蔣介石沉默良久,突然猛地站起身,對著話筒講:“任務取消!”

周至柔滿臉困惑:“校長,請三思,我們計劃周密,準備充足,我保證不給你掉鏈子!”

“任務取消!”蔣介石堅定地重複,然後他緩緩地放下了話筒,默默地坐回沙發,嘆息了一聲,臉上充滿無奈。

蔣介石在最後的關鍵時刻取消了轟炸天安門的計劃,其實主要有三個層面的原因:

第一是因為他意識到這個時候的民心向背,即使他能把天安門炸個稀巴爛,破壞了開國大典,他得到的也只有全國人民的憤怒,被釘在民族罪人的恥辱柱上。

第二是因為毛主席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從福建到北京的這一路上的防空設施都保持著高度的境界,甚至在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上,解放軍的空軍也是實彈飛行的,一旦蔣介石的空軍出動,將會受到解放軍的沉重打擊。

第三個原因比較隱秘,就是蔣介石撤離大陸的時候,毛主席饒過了蔣介石一命。

都是中國人不想趕盡殺絕!……偉人的決策都帶有某種策略…總之都是為和平餘地保留。祖國統一民心所向!

蔣介石為什麼終止了轟炸開國大典的計劃?


蔣介石為什麼終止了轟炸開國大典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