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使機會來臨了你也把握不住

追星女孩?

哦,不!我是追書女孩!

到底是那位作者有這麼大的魅力?

能讓小女子這麼瘋狂的迷戀這本書?

故事不得不拉回到今年的4月份………

我我我…..裸辭了!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使機會來臨了你也把握不住

理由是想借這個機會給自己放個假,於是做出了裸辭的決定。

中間休息了3個月,這段期間我除了學習5門新媒體的課程外; 還喜歡上了閱讀.

正好趕上書籍有活動,一口氣下單了100多本,決定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中…….

恰逢吳軍博士的《見識》上市,身邊的好幾個朋友都向我推薦這本書,我就決定入手拜讀。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被吳軍博士博士種草了。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使機會來臨了你也把握不住

被種草的原因是因為他對待問題的態度以及看法。

所以就決定再拜讀他的另一本書《態度》

這一本書是吳軍博士通過郵件的方式與她的女兒們的對話………

序言的第一句話就是“態度決定命運”沒錯,人們常常會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可從來不去反思自己的態度。可是如果自己的態度不做出改變,對待問題的看法不做出改變,那麼你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使機會來臨了你也把握不住

就拿裸辭這件事來說吧,我從來不覺得我衝動了,可週邊的朋友就會認為我不應該裸辭,年紀輕輕的休息什麼?

事實上我所謂的“休息”不僅僅是休息,而是用另一種方式為自己充電,只是方式不同。

就好比遇到《態度》這本書,如果沒有休息的這段時間,我有可能不會這麼快的遇到這本書,那麼我後的工作模式以及對待問題的方式就不可能改變。

自己將會過度陷入不快樂中(辭職前是如此狀態),而不是現在的樂觀的心態,願意為之努力付出的心態。那麼即使機會來到我面前也把握不住!

就拿前段時間我身邊的一位朋友的一段經歷來說吧,因為他想要從企業內訓師轉型職業培訓師,於是剛巧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進入一家培訓機構。

當時一切都談好了,入職的時間也確定了,結果就在他去辦理入職的第一天就決定不加入這家公司了。

我後來才知道他不去的原因是:

1、這家公司的上班時間為997;

2、在他入職第一天中直屬司向他介紹公司情況的時候表達太囉嗦;

3、辦公環境的原因。

所以他經過考慮後就沒有選擇去任職。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使機會來臨了你也把握不住

其實從以上的理由中,我們不難看出他之所以沒有入職這家公司的原因,是受自己的心態問題影響做出的決定,而並未考慮到入職這家公司後對他未來的職業有多大的影響。而他只考慮了當下的感受!

在這裡不能武斷的說他格局不夠大,只能說明當下他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狀態沒有調整好,所以才會影響到他的判斷。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我裸辭這件事,原因就是想要調整自己心態!

我想我這位朋友,如果也能有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再或者是遇到了《態度》這本書,再遇到這份工作,我想他一定會把握住這份工作。

這本書我稱它為我的指路明燈,個人認為適應於任何行業的人士……..

在這本書中最打動我的就是第一章:為什麼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因為快樂來自人自然天性的釋放。

而人的自然天性往往是與小的時候生活的環境有關。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使機會來臨了你也把握不住

前段時間大火的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中陳學冬,他為什麼在節目中呈現給人的印象是憂鬱?其實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導致他形成了這樣性格,當然在這裡不是怪罪父母,只是做事實陳述。

所以在節目中他呈現給我們全部是關於各種挑戰自己的畫面,其實這些都來自於內心的沒有安全感以及沒有自信的表現。以至於他特別想要通過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

而在本書的開篇吳軍博士與女兒們的對話就是關於內心的快樂,他認為一個人內心豁達、心胸寬廣,自然容易快樂。

在我看來同樣如此,如果我的那位朋友當時遇到那份工作的時候,內心是快樂的,那麼他一定會坦然的接受,而且會特別珍惜那次機會!

所以我們不僅要時刻保有一顆樂觀的心,更重要的是要找到那個可以讓我們持續有樂觀心態的根因才是最重要!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態度,那麼即使機會來臨了你也把握不住

而在當下我認為吳軍博士的真實經歷足以讓我們尋找到快樂的根因,並且能持續保有。

在吳軍博士看來,他除了有一個樂觀的天性,主要在以下4個方面做得還算好。

第一、 不斷地接受教育,與時俱進。學習,獲得新知,瞭解世界的發展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因此,我一直提倡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第二、 有理想並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人無理想,就會厭倦當前的生活,快樂也就無從談起;有理想卻不採取行動,不去做,又失望、苦悶。因此,有理想和身體力行相輔相成,同時具備,就是快樂的源泉。

第三、 與人相處共事,儘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和諧少爭,無爭是不可能的,做到少爭還是有可能的。在一個集體中,不要妄自尊大、看輕,減少別人,這樣就容易與人相處,減少矛盾,自然也就容易得到快樂。

第四、 看透人生。你現在還太年輕,不能體會這一點,也不需要體會。人最終必須看透很多事情,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體會這一點。

長遠來講,我期望看到你一輩子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保持樂觀,做一個快樂的人。

這也是他對女兒們的囑咐。

也讓我們看到了身為一個父親的良苦用心。

他在用他力所能及的一點一滴影響者他的女兒們以及所有讀到這本書的人!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被影響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