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創紀錄大漲 2年期品種首次漲停

受定向降準影響,國債期貨昨日全線上漲,多個合約創下上市以來最高紀錄。2年期品種表現最為強勢,收盤全線漲停。

機構人士認為,國內市場利率進一步下調的預期,對國債期貨形成利好,但須警惕物價上漲可能帶來的潛在衝擊。

國債期貨集體大漲

國債期貨的大漲在市場預期之中。昨日早盤,2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迅速上攻,很快就衝上漲停板,隨後漲停板打開,合約價格在高位震盪,午市收盤前再次封住漲停板,並一直保持到下午收盤。截至當日收盤,TS2006合約和TS2009合約的漲幅都達到0.50%,收於合約上市以來的最高位,分別收報102.11元和101.91元。

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2006同樣是全天表現強勢,午後一度觸及1.2%的漲停位置,之後漲幅有所回落,下午收盤時上漲0.93%,報收103.34元,同樣是該合約上市以來的最高收盤紀錄。此外,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2006上漲0.72%,盤中最大漲幅達到1.1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期限的國債期貨合約漲跌幅限制並不相同。根據中金所的交易規則,2年期國債期貨漲跌停限制為±0.5%,5年期國債期貨漲跌停限制為±1.2%,10年期國債期貨漲跌停限制為±2%。

機構仍看好後市

分析人士認為,國債期貨市場的暖意來自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所帶來的流動性持續寬鬆環境。東證衍生品研究院宏觀資深分析師劉鴻表示,週二國債期貨的大漲與上週五央行宣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和降低金融機構在央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有關,也與目前市場整體情緒有關。

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並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劉鴻認為,央行此舉目的是有針對性增加對中小企業信貸融資,“過去10年多國內的經驗是每次經濟企穩回升之前,信用都從收緊轉向寬鬆。因此我們判斷,要緩解此次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下行,信用寬鬆是必要的。”

他表示,與前幾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之前第三產業增長相對穩定,經濟的下行壓力主要來自於第二產業。而此次第三產業受到疫情的打擊比第二產業更大。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的寬鬆就需要更加有針對性,因此近期的貨幣政策主要是對中小企業的定向寬鬆。要實現信用的寬鬆,利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是必要的。未來需密切關注中小企業信用的寬鬆程度,如果信用增長的幅度較慢,未來利率的進一步下調的必要性還將增加,對國債期貨形成利多。

宏源期貨也對國債期貨的後市表示看好。該機構認為,央行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同時下調存款準備金利率,有利於繼續壓低短期資金利率。短期疫情好轉以及風險資產價格回升或提升國內股市和商品的估值,期債或承壓,但考慮到新一輪降息在路上,期債下行空間有限,調整結束後繼續上漲的趨勢未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