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文 | 老曹

我覺得我是個愛書的人。從小到大買了不少書,也看了不少書,但是我總會遇到一種窘境。

就是我在和同樣愛讀書的朋友小聚的時候,對方談到一本他喜歡的書,而我篤定自己讀過,卻僅僅能勉強想起書名,至於內容卻完全毫無印象,這讓我很尷尬。


後來開始寫文章,窘迫更加明顯,模模糊糊地想起某個作家說過的一段與文章觀點類似的話,可以引用在自己的文章裡,可就是想不起來,只好去翻該作家所有的書,耗費大量時間,還不見得能找得到,這讓我很沮喪。


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有很多同學喜歡做讀書筆記,甚至摘抄一些名言名句在自己的筆記本里。我當時對這種行為是持鄙夷態度的,那時我想,看了的書內容都會自然地記在腦子裡了,記那些破東西有什麼用?後來我逐漸明白了一句話的深層意義,那就話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之前以為就是說到了應用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讀書讀少了,後來我才明白,讀得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讀了不少但是我特麼記不住。


前段時間我向一個曾經和有一樣苦惱的朋友傾訴,他向我推薦了一本書,說學習了這本書上的方法,媽媽再也不擔心他讀過書記不住了。


沒錯,就是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作者是一位日本小哥哥叫奧野宣之,我在頭條上搜到了他的照片,一看就是特別仔細擅長總結歸納的日系小宅男,我決定,信他一回。


01 記讀書筆記的好處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大家都讀過很多年的書了,不管是課本,還是課外書,一定自己都數不清楚了。但是麻煩你現在仔細回想一下,你能想的起來內容的,有幾本?

反正我是除了最近閱讀的幾本知道大概內容,其他一概想不起來。

這裡就可以體現出讀書筆記的重要性了,奧野小哥哥是這樣總結讀書筆記的好處的:

1. 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

這點比較好理解,比如我們讀一本書,如果你不準備記筆記,那是不是和我一樣,找個地方一躺就開始翻書了,一頁一頁地看。

但是如果你準備做筆記,筆記這個東西肯定不是你要把書都抄一遍吧,你就會留心書裡特別重點的東西,標記也好,摘抄也好,這些行為你都是主動,同時注意力也是非常集中的。

2. 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有句老話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以我個人的經歷來說,這就是真理。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對於我是個比較艱難的過程,那我看到重要的或者對我啟發很大的段落,但我一時半會又想得不是很明白,很透徹,那麼我就把它記錄下來,放進我的筆記本或者電腦裡,等我有時間的時候再重新讀,只有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含義,才變成屬於自己的東西。大家想過沒有,如果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手在記筆記,那麼通過手眼的並用,這段的內容我想比一般閱讀的記憶是要深刻的。

3. 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並隨時拿來參考。

同上,如果我對書中的要點或者思想看不明白,我會採取同樣的策略,那就是先記錄下來,以便隨時找出來再讀,或者在我需要這些素材的時候,拿出來參考。這裡就會有一個問題,如果你讀書筆記做多了,那麼查找也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這個問題我會在後面教給大家一個好辦法。


大家看看那以上三點讀書筆記的好處,我覺得是完全解決了我的問題。

比如看書不再是隨便看看那,而是目的性比較強,主動性也比較強。書中的重點不管我懂不懂我都做了記錄,以方便日後需要的時候再來讀一讀重點。

然後在我需要書中的重點內容做輸出的時候,我只要找到我的讀書筆記,這本書中的精華完全出現在我的面前,拿起就用。

要不要這麼爽啊!


02 做讀書筆記前的準備


從照片就能看出來,奧野小哥哥是個精細的、有儀式感的人因為他的筆記都是用的紙質筆記本。

這裡我把他的方法繼承來了,但是方式我改變了一下,畢竟我不太習慣手寫,因為我看到我寫的字就想吐。

好吧,是因為如今是個智能時代,電子產品的攜帶便利性和功能都已經完全超越紙質筆記本了。

那麼下面我就和大家說一下我用到的記筆記工具。首先,我需要一本書。

這不是廢話嘛,對,我說的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紙質書,一類是電子書。

其實選哪種都是可以的,各有各的好處,要方便就是電子書,要儀式感就是紙質書了,大家選自己喜歡的就行。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其次,我需要一個筆記本電腦。電腦上記筆記我推薦用思維導圖,因為圖形的讓以後看起來一目瞭然,每一章的重點內容都有跡可循。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好,工具準備好了,那麼軟件方面我們也要做一點準備。

首先我們 新建一個文件夾,就叫讀書筆記。然後以後我們所有的讀書筆記都放在這個文件夾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做好了讀書筆記,怎麼給這個文件命名。肯定有朋友說,那就直接起個書名就好了唄。是的,書名肯定是要有的,但是我這裡給大家一個建議,比如我的文件名是這樣起的:191128《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奧野宣之(閱讀)。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是不是有朋友認為我是個變態,起這麼長的名字有啥用?還記不記得我在第一部分結尾的部分說了,讀書筆記多了起來以後查找也是一件麻煩事情,這個文件名就是解決辦法。

大家看,如果你記得書名,你就直接搜索書名;只記得作者,那就搜索作者,或者你什麼都沒記住,就記得這事一本關於閱讀的書,那文件名裡(閱讀)的部分,就會發揮強大的作用,你一搜索,帶著閱讀標籤的書就都出來了。怎麼樣方便吧。


這樣準備工作我們就做完了。


03 如何做讀書筆記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關於這一塊呢,奧野小哥哥提供給我們一個蔥鮪火鍋式。蔥後面那個字的讀音是鮪"wei"三聲,感謝偉大的搜索引擎。

具體他為什麼用這個火鍋來命名我就不深究了,其實就是兩個要素:

1.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2. 自己對摘抄部分和整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很簡單,是吧。我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是這樣操作的。我一邊開書一邊在思維導圖上做記錄,首先我寫上書的名字和作者以及我們之前說的那些要素。

然後我寫上第一章的名稱,開始快速地瀏覽全書,為什麼會快速瀏覽而不是一頁一頁地看呢?這其實就是目的性強的讀書方式,因為之前我已經對全書的主題了解,第一章的標題也瞭解了,那麼我根據第一章的標題,快速瀏覽內容,遇到自己喜歡的,或者覺得是重要的部分,就記錄在思維導圖第一章的分支後面。

這就是摘抄。


在我找到了那個我認為重要的句子之後,我要寫上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或者感想。這就是評論。


我們來看個例子吧。我在這本書的第一章摘抄了這樣一句話,就是之前說的讀書筆記的好處的第一點: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


下面是我記錄的感想: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我之前看書很慢,看完又記不住,原來我之前讀書是漫無目的地讀。如果我心裡想著我要把重要的地方記上筆記,那麼我就會快速地看相關章節,然後尋找那些對我有用的東西,記在筆記上。這樣我讀書就會提高速度,重點看有用的,無用的就濾過就是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記錄一下由這段摘抄我們聯想到的其他東西,不管它是什麼,都記下來。

比如我就聯想到,如果按照這個方法,我們去書店買書的時候,就可以打開目錄,然後快速地翻幾頁,就能初步瞭解這本書是不是適合我們,要不要購買。


這樣,我們的第一條讀書筆記就記錄成功了。以後的部分就是不斷的重複這一過程。

其實記讀書筆記是非常簡單的,重要的是我們要堅持下去,這樣我們關於一本書的記憶是比普通閱讀要深刻得多的。而且就算我們忘了,也可以通過快速地搜索到它,重新讀一遍我們記下的重點。


04 讀書筆記的應用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書看完了,筆記也做好了,它們就靜靜地待在那裡,有什麼用呢?

其實,用處太大了。還是舉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是參照著這本書的讀書筆記來寫的。以前寫文章總覺得思路很亂,要是寫本書評能把自己完全整懵,不知道從哪裡寫,也不知道分幾個部分。


這次寫文的體驗非常好,我在文件夾中搜索奧野宣之,咔一下,這本書的筆記就出來了。

打開後看思維導圖,重點的部分清晰可見,它是在第幾章出現的,我當時看的時候的感謝和聯想都出現在圖上。

文章的框架一下就出來了,我得先和大家講記讀書筆記的好處,然後需要說要做哪些準備,再就是要和大家說都記錄些什麼內容,最後還要告訴大家讀書筆記的重大作用。

看,你就說清不清楚?反正我覺得通過這篇讀書筆記讓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思路特別清晰。


框架出來了,就開始動手寫了,把自己的體會,想法統統告訴大家,就好了。如果有些部分拿捏不準了,在思維導圖上找到這個部分在哪個章節,再去仔細讀一下原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總之,在我們經過讀書,記錄,思考,然後輸出的整個過程中,讀書筆記都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在輸出階段,讀書筆記就是神器。比如,我想寫一個文案,一時沒有創意,那麼我就在我的圖書筆記文件夾裡搜索"文案",那麼我曾經讀過,做過筆記的關於文案類的書就會全部出現,我打開再瀏覽一遍,說不定就會想出一個好的創意。


讀書筆記的用處可以提現在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好像有了一個知識淵博的小助手,不管在哪個方面需要資料了,它都會幫你找到。


05 活學活用,享受讀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當然,我的方法是一邊看書,一邊用電腦做思維導圖,但是有朋友肯定會說,那我沒有整塊的時間可以用於這樣投入的讀書記筆記怎麼辦?


其實很簡單啊,大家按照自己的情況來。比如你上班的時候坐地鐵有時間,你可以看紙質書,隨身帶一支筆,把你認為的重點畫上標記,感想的話就簡單速記一下,把大概意思說清楚就好。等你有了整塊的時間就可以從容地坐在電腦前來按照書上的標記來製作思維導圖了。

奧野小哥哥教給我們的是方法,至於執行的方式我們都可以變通,我用思維導圖,你可以用WORD,他可以用紙質筆記本,或者什麼其他的都可以。

我們的核心目的是摘抄書上的重點,寫上自己的感想,然後用自己最喜歡和擅長的方式在需要的時候快速地找到它。


之前不記讀書筆記,自己花費了很多時間來看書,卻在需要用的時候完全想不起來任何內容。

現在我利用記讀書筆記,實現了快速地閱讀,有目的性的記錄,把我的想法和書中的內容融為一體,然後還非常流暢清晰地把這篇文章寫完。我很興奮!


同時,我把這個對我超級有用的方法分享給了大家,一想到會有很多人和我一樣享受這樣美好的讀書,我很欣慰。


附件:本書的讀書筆記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書,應該這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