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留學生,我們今日所言種種,是否會成他們日後再不回來的理由?

今天在刷wb時,又看到了一篇外國留學生“歸而不得”的訴求。但是他那聲淚俱下的訴求並未引發我思考,因為現已見過太多此類的事情。可當刷著那些同樣見過太多的評論,腦中卻是冒出了一個問題——

我們今日對他的態度,是否會成日後他再不想回來的理由?

或許方只看到這,就已有人忍不住卻相對平和地說:他們本就沒想再回來,又哪需要這樣那樣的理由?

無疑,這種人是肯定存在的,但是怎麼就能一而概之呢?

在這許多留學生裡邊,除了有經濟實力能在國外永遠生活下去的那一部分人外,還有許多普通人。對他們來講,國外不過是一個起點,一個以全家人的共同付出為代價方才造就的起點,而非是終點。不管願不願承認,截至今時今日,一個留學生的身份在中國,仍是非常吃香的存在。所以對這部分人來說,非是他們想往外邊走,而是社會趨勢讓他這般去前行,且他能夠不顧一切的前行。所以若能想得更深些,便是如何才能讓人放棄不顧一切出國留學的想法。當然,我們大多時候都只看得到當下。

對留學生,我們今日所言種種,是否會成他們日後再不回來的理由?

所以定也會有人說:他們不回就不回,難道我們還缺人不成?

我們確實不缺人,但這裡所指,不過尋常普通的大眾。可是我們缺、且是急缺那種身披“外衣”的不一樣的人。否則為何許多高校招聘後,都得外派學習鍍金呢?否則又何來那引進之說?

對留學生,我們今日所言種種,是否會成他們日後再不回來的理由?

當然,此時也有人會說:他們雖已出了國,但又怎麼就能保證說他們能夠學有所成?

確實,這種東西確實無人能保證,但是在那數以百萬計的人群中,只需要有千分之一的人學有所成,那就足夠了。可是我們當下所言的種種,會不會讓那千分之一的人也失去再回來的念頭?

對留學生,我們今日所言種種,是否會成他們日後再不回來的理由?

說了這麼半天,還是先來看看評論區中的那些高贊回覆都有什麼吧。

1、既然你選擇踏出國門的那一步,不管是醫療教育還是配置,你打心裡覺得國外比國內強,既然是比國內強,你回國幹嘛,全球疫情,我相信國外醫療也比國內去強,踏實待著吧,回來多丟面兒啊,對吧!

2、祖國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

3、他們回來了,武漢怎麼辦,這公平嗎?


對留學生,我們今日所言種種,是否會成他們日後再不回來的理由?

對於前兩條,無甚可說的。但凡瞭解國外疫情發展且略帶些理智,應都不會說出這種傷人至深的話語,可它恰好就在某段時間成了最最常見的長箭,一箭箭地紮在無數人心上。所以在這隻說說第三條,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空無曾也想不太明白。

但在一次次看到國家有序的強大後,空無也就想通了。在武漢和在國外,可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因為武漢有著一個無比堅實可靠的後背,所以雖她封鎖了,但是希望和勇氣,卻是從來都未被封鎖。可是現在呢,國外到底處在於一個怎樣的狀態,未曾在裡生活過的人都無從也無法體會。或許他們面對的只有焦慮和害怕,在那毫無保障的日常生活裡。那麼這種時候,除了回家,他們還有其他什麼更好的辦法?

對留學生,我們今日所言種種,是否會成他們日後再不回來的理由?

最後分享一句話:有時不過我們想得太多了,生活哪有那麼的好壞與可能,只要一味過下去,不就好了嗎?

是啊,只要一味過下去,不就好了嗎?我們現都已經戰勝了這麼多的東西,難道還會怕其他?我們都已靠著相信走過了那段至暗時光,現在卻不相信了?

當然,若有許可馨之流,則我們絕對會讓她知曉中國走到今天是有多麼的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