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光-感性

《現代中國文學作品選評》中讀了前幾篇,《山地回憶》、《百合花》寫得平淡而真實,平凡中觸動著心靈。雖其文筆不美,但更顯出了其情感的真摯。忍不住淚溼眼底。作文當如此。

任何理性上的認識,如果沒有感性作為基礎就全部是空洞的。在某些方面,在某些時候,感情要比理念更重要。


那一抹光-感性

再次讀了張承志的《北方的河》,又看了其文章的評述。“北方的河”是一種象徵,一種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象徵。作者把一代青年的奮鬥歷程和精神求索用對“北方的河”追尋的形式表達了出來。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在深沉的歷史氛圍和強烈的時代精神碰撞中,讀者可以幹搜到一種悲壯的美學風格,即以一種執著的信念來抵禦世俗文化,維護自身人格心理中崇高理想的英雄主義和無畏情懷。

而這不正是所想要的麼?在這凡俗世事之中,能夠找到心中的美麗而純淨的花園。強烈的情感與痛楚,深沉的思索與寬容。奉獻於此,執著於此。


那一抹光-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