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為的WeLink,可能你有誤解

臨近2020年的時候,華為雲發佈了智能工作平臺WeLink。

對於WeLink,華為的員工都很熟悉,因為確實如宣傳文案所說,這是19萬華為員工天天都在使用的。既然是19萬人都跳過的"降落傘",其成熟度自然毋庸置疑;而華為在技術方面的超強能力,也讓大眾對產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有信心。

如今凡是沾上"華為"兩個字的,傳播一般來說都不錯;但我卻從一些文章中感受到了部分不符合實際的內容。所以把我的一些理解和大家分享下。

【WeLink是智能工作平臺,但不一定是作業平臺】

小時候曾經被誤導,說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會使用工具。後來這個觀點被修正了,說動物也可以使用自然界的工具,而人不僅會使用工具,還會創造工具,不斷地對工具進行改進和發明創新。

工具可以提高勞動效率,但是工具和工具也是不一樣的。

有的工具是提供了共性化程度比較高的能力。比如螺絲可以把不同的物體連接在一起,而螺絲刀的作用是把螺絲擰緊或者卸下。後來螺絲進一步細化,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木工螺絲水泥螺絲機械螺絲,有平頭有圓頭有一字有十字,適用於各種場景和組合;而螺絲刀也發展成電動的,可以進一步提高勞動效率。

這種工具是通用型的,適合採用標準化+大規模複製的方式,攤薄成本。無論是什麼樣的場景用到螺絲,都要基於螺絲的標準來進行設計,絕大部分情況下沒有必要做定製的。

但是也有些工具,必須是個性化的才好用,是"作業平臺"。尤其是數字化時代的IT工具,需要把企業自己的作業流程和作業工具結合起來,需求都是需要企業自行定義的,不具備通用性。

所以,華為雲發佈的WeLink,和華為員工使用的WeLink,從某種角度來說,並不是一個東西。

華為員工使用的WeLink是一個與自身組織和流程匹配的作業平臺,人員和組織的查詢、公文查閱與審批,會議的組織和參與,這些和流程體系結合在一起的應用,華為員工用起來很方便,但是換成別的企業就不行了。

所以我覺得華為在公有云上開放的WeLink裡,最具價值的是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基礎是可以單獨呈現的功能點,比如

會議、打卡、充值、信息查詢等;

第二,是平臺能夠與第三方應用進行集成,組合在一起成為企業的"作業平臺";

第三,是一些吸引眼球的特性。比如多終端協同,可以在手機、PC、pad、電子白板等多個設備上來回切換,甚至在同一個流程中都可以切換終端;再比如一些AI功能,比如語音識別、自動翻譯等。作為使用者,真心推薦,體驗特別不錯。

【用了WeLink,也成不了華為】

如前面所講的,WeLink是華為員工的作業平臺,對於其他企業來說,可能只是個多個通用能力組合在一起的工具箱。那有沒有可能把WeLink平臺搬過來,按照華為的模式工作,這樣不就學成了華為?

有一位資深的華為員工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後半句是"誰學華為,誰死。"我也曾經給很多人解釋過:華為公司的內部管理是一整套非常特殊的機制,這套機制既和企業的文化、基因等因素有關,又和企業所處的產業領域有著密切的關係。簡單地照搬不但不會受益,還可能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把原有的內部問題和矛盾擴大化。

拿"開會"這個事情來舉例吧。

WeLink提供的會議系統非常棒,操作簡單,組織會議的難度大大減低,而且與會者的體驗特別好。

一旦會議組織變得容易了,開會的頻次就越高。一天下來開十幾個會是常態,而且因為可以多終端接入,所以我經常看見華為人打開電腦帶著耳機同時開兩三個會,甚至還有更極端,同時開五六個會的。

組織會議的效率高了,於是會議也就多了:一次會議可以解決的問題可能拖成了幾個會,與會人員不專心參與也會降低會議效率。最終發現,雖然會議多了,但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卻降低了。

華為所處的電信行業是一個超級複雜的體系,絕大部分工作需要不同的業務單元和部門協同處理,相對於其他行業和企業,華為需要大量的內部

會議進行"拉通"、"對齊",通過大量的會議討論方案和溝通信息,歸根到底,就是華為真的需要那麼多會,對會議便利體驗好的需求,遠大於對會議效率的考慮。

WeLink可以給你帶來很好的會議體驗,也許會讓你"愛開會",但是會議多了可能降低企業運行效率。除非,你的企業也像華為一樣,真的需要開那麼多的會。

華為公司現在是很多公司的學習榜樣,據說"華為成功學"都已經成了書店裡一個獨立的門類,但每家企業所處的環境不同,都會有各自的特點,不可照搬,在華為成功的經驗未必適用於別的地方。WeLink在華為非常受好評,卻未必適用於所有的企業,他就是個現代化的工具箱,絕不是能讓企業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吃錯了藥,可別怪華為喲。

关于华为的WeLink,可能你有误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