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是每個人的生命源頭。她是生你育你的故鄉,也是容你安放靈魂的歸巢。她的一切———山水、老屋、老井、老樹木、老椅、老物件,永遠讓你有種離鄉的鄉夢、懷鄉的鄉戀、思鄉的鄉愁。

我喜歡鄉村。喜歡的原因,是因為這裡有最自然田野景色,最原始的鄉愁;我更喜歡一個詞叫作“煙火氣”。因為每次在田野,在鄉村,我能夠看見比幻想更美的景物,能夠呼吸到灶火的味道,能夠呼吸到穀物餘香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在徽州鄉村,其實她的風景不需要刻意去尋找,隨意的一個停駐,在滿是往事的古屋舊宅,就能發現一幅新鮮的畫卷。這裡沒有俗世過多的紛擾,不驕不躁,一切都美的恰到好處。“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此詩的意境,在徽州鄉村隨處可見……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最顯眼的一角,歲月靜靜的在她身上留下痕跡。我覺得,她是徽州人家的守護者,默默的看護一方小家的日月風霜,立得穩,守得安……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古村小巷靜。有的房內還住著人。有的房內,已不住人了。一家安靜老舊的雜貨小店,一對老夫妻。大爺是剃頭師傅,和屋內剃頭物什一樣,很老了。大爺仍然使用著老式的剃鬚刀,不緊不慢地給一個顧客剃頭,他們的身影,隱在一段幽暗裡,是一段舊時光,沒有什麼聲音可以打擾他們,他們在舊時光裡相依,安詳……

黃昏,田野盡頭,小野菊們開著黃的花,白的花,紫的花。彎彎曲曲的田埂邊,風吹得沙沙沙的。村莊人家的炊煙,在屋頂繚繞。這時,我聽到一種聲音,在耳邊流淌,一種歡快的,歡快得無以復加。心,也慢慢溢滿一種歡愉。我認為,這是泥土的聲音,是飽吸陽光與汗水的泥土,是野花長著草的泥土,是長出糧食長出希望的泥土……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在閩南鄉村,華安土樓更像一個出塵的隱士,安靜古老躲避著世事的紛亂。就這麼一個平靜的村子,一片錯落有致的土樓靜靜地坐落在山腰上,驚世的美麗,卻靜靜地藏在山水之間,經歷著風吹雨打,訴說著這裡一代又一代的人間落寞與繁華。

這是我見過的最纖塵不染的土樓,石頭鋪就的路面,充滿了自然的韻味,人也一樣。夕陽西下的黃昏,站在村子旁邊遇見一位年青姑娘,提著箱撐著油紙紅傘,她的自然質樸充滿了別樣風情。此時的我握著鏡頭陷入無邊的遐想,認為她適合演繹愛恨情仇的電視劇……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在閩南鄉村,埭美古村是“閩南的江南水鄉”,幾百年來一直做著它“遺世獨立”的舊夢。

大概是心裡一直有個隱居夢,每天在城市裡來來往往,見多了形形色色的人,更加想念與世隔絕的小村莊。我記不得近幾年,來過埭美古村多少回了。走進古厝群中,寧靜的小村莊裡,沒有都市的喧囂,沒有林立的高樓,有的卻是迷宮式的古厝建築,讓人迷失於村落中,卻又心甘情願。這是個遠離塵囂的純淨天堂。

四至五歲的小女孩,提著水果籃子,走在田野邊,在我面前快樂地跳躍著,不時告訴我這叫什麼草,那叫什麼花。那片天地,彷彿她是它們的主人。

很快,我跟小女孩混熟了,我問她:“想拍照嗎?”

“好呀,我最喜歡照相了。”一絲快樂爬上小女孩的臉。

盛夏田野裡,一片祥和,花們安靜地開著,草們安靜地綠著。當小籃子裝滿水果的時候,小女孩告訴我:“過段時間,我媽種的百香果熟了,可好吃啦。”

我望著小女孩,心裡漲滿感動,鏡頭下的她,我認為,是這個村莊最美的景緻……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鄉村一看得見,記得住的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