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手机迎来渗透元年,2020一个令人期待的科技丰收之年

柔性屏手机迎来渗透元年,2020一个令人期待的科技丰收之年

连续五个季度下滑,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正整体迎来寒冬,随着折叠屏手机、5G手机相继问世,智能设备市场迎来产品迭代的新机遇,各大厂商铆足了劲,纷纷布局未来抢占市场份额。

柔性折叠屏手机的前世今生

折叠屏手机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京瓷发布的KS8000,可在单屏模式和平板模式任意切换,第2年三星在CSE上展出了可弯曲的OLED屏幕。2017年10月中兴发布了AXONM手机,基于两块独立的屏幕连接,展开后两块屏幕有物理分割,这是最早的折叠屏手机。

柔性屏手机迎来渗透元年,2020一个令人期待的科技丰收之年

折叠屏手机的密集发布,折叠屏手机进入量产元年。三星2018年11月,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展示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折叠屏手机,实现了一块屏幕自由折叠,代号为Ga LaxyF ,可承受2万次以上折叠。

柔性屏手机迎来渗透元年,2020一个令人期待的科技丰收之年

大家都知道三星、华为是折叠屏的领导者,但实际上第一个实现折叠屏手机量产的是——柔宇科技,在2017年10月发布了一款7.3寸向内翻折的折叠屏手机,成为全球第一款可以量产的折叠屏手机。2018年,小米、OPPO、TCL等相继发布自己的折叠屏手机产品。

各大厂商加速专利布局,储备折叠屏技术

产品开发专利先行,这是技术商业化的一贯套路。目前,仅三星。华为、柔宇、Energizer推出了可量产的折叠屏手机,其他厂商早已开始专利布局。从国内分布来看,POOP、vivo、努比亚、华为、小米、京东、维信诺均有布局,从时间上开,2008年就开始了专利布局,专利技术2017-2018年迎来爆发。

大猩猩柔性玻璃破解折叠屏“致命硬伤”

日前,iPhone屏幕玻璃供应商康宁正在开发0.1毫米厚且可弯曲到5毫米半径的大猩猩柔性玻璃。当下,已推出的可折叠屏手机都采用了软胶塑料材质来对OLED内屏进行封装,然而由于塑料材质本身的物理特性,不仅很容易刮伤,清晰度以及耐用程度也远远不及玻璃,在长时间使用之后还很容易出现褶皱现象。这也意味着,可折叠智能手机在不久将来将出现更加清晰、触感更佳的玻璃频材质。

柔性屏手机迎来渗透元年,2020一个令人期待的科技丰收之年

成本下降,预计2022年出货量有望达5000万台

当前折叠屏售价较高,目前华为折叠屏手机价格超过1.5万元,产业链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产业链成熟降低成本。

柔性屏手机迎来渗透元年,2020一个令人期待的科技丰收之年

三星和华为折叠屏手机预计2020年出货量在500万-1000万级别。折叠屏手机对应供应链带来了更高的技术挑战,AMOLED柔性屏从可弯曲到承受20万次以上折叠,机身整体变得更薄,对电池续航能力也存在一定挑战。根据DSGC预测,到2022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国内市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5000万台以上。

投资界普遍看好新一轮硬件市场

随着人工智能、VR手游、5G云游戏、物联网等技术的溢出,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都离不开终端设备的呈现,目前投资界普遍看好智能设备终端将迎来一波新的投资机遇,不得不说2020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真的十分令人期待!

柔性屏手机迎来渗透元年,2020一个令人期待的科技丰收之年

纳佰川资本是一家新型创投公司,针对早期科技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和深度赋能。下属创投栏目《挑战峰值》是纳佰川资本拟投项目展示和优秀项目招募的媒体窗口,栏目针对优秀项目最高提供3000万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