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手机壳

法国团队设计出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Skin-On Interfaces 手机壳

透过捏取、扭转与瘙痒、轻拍等方式来操控手机。

皮肤虽然看似是人类很稀松平常的构造,但它却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全身总共有大约 90% 的部分被皮肤所覆盖,除了有著人体保护层的效果,也拥有最重要的「感知」功能。

脑洞大开!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手机壳

脑洞大开!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手机壳

脑洞大开!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手机壳

脑洞大开!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手机壳

脑洞大开!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手机壳

脑洞大开!具有感知能力的「人体皮肤」手机壳

而若是把这个想法套用在手机上,手机壳便是手机的皮肤与保护层,因此今回一位法国巴黎电信公司的员工 Marc Teyssier,联手法国索邦大学等机构合作,以「人造皮肤」的概念出发,开发出一款人造皮肤的触控材质 Skin-On Interfaces,而此材质可运用在笔电触控板、手机以及穿戴装置等等。

团队以矽胶材质的主要原因为,因为能够打造出近似人类真实皮肤的纹理、柔软度与可塑性,能进行挤压、扭曲等动作,并将多点触控、感压、笔触、拉伸和抓握等一系列操作方式导进皮肤媒介。举个例子,Marc Teyssier 本人提到,用户可以捏取你的手机壳并加以扭转,而这样的操作可以调节手机音量;另外,由于皮肤与情感亦有所连结,因此在操作时若有用力感压皮肤,便可以传送愤怒的表情符号,若是搔痒或轻拍则是有笑脸的表情符号可以传送。同时还包括手在握手机时的紧度大小,亦有相对应的结果。

Skin-On Interfaces 技术打造出的产品虽然看起来或许有些毛骨悚然,却著实是一大创新技术,也让人们在操控 3C 产品上有更多的可能,或许在未来此技术可以有更多的应用。目前 Skin-On Interfaces 还在测试阶段,不过已经有提供两种造型,一种是近似人体皮肤的纹路版本,而另一种则是仅有颜色接近皮肤的肉色版本。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可多加了解,亦可至 Marc Teyssier’s website 深入了解。

欢迎关注 DUNK科技 给你前沿的科技快讯

最后,我自己是一名科技测评师,专注于苹果产品生态的深度测评体验以及用户体验,目前整理出众多科技单品的使用技巧,满满干货,一定让你相见恨晚,想要获取的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并在后台私信我:使用技巧,即可免费获取。(另外macbook,window以及ipad的使用技巧也在更新中,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